菲律賓一句話把莫迪冷汗都嚇出來了,菲軍參謀長表示:"中國是菲印共同敵人"!
這句話一下子惹怒了印度,印度外交部發(fā)言人趕緊表示,這種言論與事實嚴重不符,毫無意義,不代表印度,兩國之間的關(guān)系也不應該建立在對某個大國的敵對態(tài)度上。
事情發(fā)生在新德里的一場國際安全會議上,菲軍參謀長布勞納站在臺上,突然拋出一句 “中國是菲印共同敵人”,語氣斬釘截鐵,活脫脫想把印度拉進對抗中國的 “戰(zhàn)車”。可他沒想到,這句話剛落地,印度外交部就像被踩了尾巴的貓,立刻跳出來否認,稱這種言論 “與事實嚴重不符”,還強調(diào)印菲關(guān)系不應該建立在對某個大國的敵對態(tài)度上。
菲律賓為啥突然來這一手?明眼人都看得出來,這是沖著南海的緊張局勢去的。菲律賓在南海跟中國的爭端一直沒消停,最近又在仁愛礁搞小動作,想通過國際輿論給自己造勢。布勞納在印度主場說出這種話,說白了就是想把印度綁上自己的 “戰(zhàn)車”,借印度的影響力來制衡中國。畢竟印度作為南亞大國,在國際上有一定話語權(quán),菲律賓想拉著它一起對抗中國,給自己壯膽。
可印度哪能這么容易被當槍使?印度外交部的反應堪稱教科書級 “甩鍋”—— 直接把菲律賓的言論定性為 “毫無意義”,還特意強調(diào)兩國關(guān)系不針對第三方。這背后的邏輯很簡單:印度跟中國雖然在邊境問題上有摩擦,但兩國經(jīng)濟相互依賴度極高,2024 年雙邊貿(mào)易額突破 2000 億美元,而且印度在 “一帶一路” 倡議中也有自己的利益訴求。真要跟著菲律賓喊 “中國是敵人”,無異于自斷財路。更重要的是,印度正在推動 “東向行動” 政策,想加強與東盟的合作,要是因為菲律賓的一句話就得罪中國,那之前的努力就全白費了。
再往深了說,印度在南海其實有自己的小算盤。南海是全球最繁忙的航道之一,印度 60% 的能源進口都要經(jīng)過這里,航道安全對印度至關(guān)重要。但印度很清楚,直接介入南海爭端只會讓自己陷入被動。所以這些年印度一直打著 “自由開放的印太” 旗號,跟越南、日本等國搞聯(lián)合軍演,卻從來不敢直接對抗中國。這次菲律賓想把印度推到前臺當 “炮灰”,印度自然要趕緊 “劃清界限”。
菲律賓這步棋,其實是打錯了算盤。它以為印度會因為邊境問題跟中國鬧別扭,就想趁機拉攏。可它忘了,印度雖然跟中國有矛盾,但更清楚 “敵人的敵人不一定是朋友” 的道理。而且印度這些年一直在搞 “戰(zhàn)略自主”,不想被任何大國牽著走。菲律賓這種把雙邊關(guān)系建立在對抗第三方基礎(chǔ)上的做法,說白了就是 “耍流氓”,印度怎么可能跟著瘋?
更有意思的是,菲律賓自己的稀土供應鏈還攥在中國手里。根據(jù)臺媒披露的數(shù)據(jù),去年臺灣從大陸進口的稀土占總進口量的 86% 以上,而菲律賓的稀土進口情況也差不多。要是真把中國惹急了,斷了稀土供應,菲律賓的電子制造業(yè)和軍工產(chǎn)業(yè)都得抓瞎。這種情況下還敢在國際場合大放厥詞,只能說菲律賓某些政客的腦回路實在清奇。
說到底,菲律賓這出鬧劇,就是想借國際會議的舞臺刷存在感,結(jié)果卻暴露了自己的虛弱。印度的反應也給所有想在中美之間 “玩火” 的國家提了個醒:在涉及核心利益的問題上,沒有哪個國家會輕易當別人的 “棋子”。中國在南海的主權(quán)立場堅定不移,任何拉攏外部勢力搞對抗的企圖,最終都只能是竹籃打水一場空。正如中國南海研究院專家所說,地區(qū)國家應該通過對話協(xié)商解決爭端,而不是被外部勢力牽著鼻子走。這場風波,也算是給某些 “跳梁小丑” 敲響了警鐘。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