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以來,韓國前總統尹錫悅連續三次拒絕特檢組傳喚,理由是“程序不公”,而他的妻子金建希因抑郁癥和低血壓入院,需輪椅代步,還面臨16項指控的逮捕風險,這對曾經風光的政治夫婦,如今被李在明政府的清算網越收越緊。
執政黨正推動修法“禁止特赦內亂外患罪犯”,一旦通過,尹錫悅可能成為韓國首位“牢底坐穿”的前總統,這場清算的背后,是韓國政治“青瓦臺魔咒”的延續,更是權力更迭中“新舊賬一起算”的現實寫照。
還是逃不過魔咒?
尹錫悅的“困獸之斗”,早已難掩頹勢。
7月10日被收押后,這位患有糖尿病的前總統就陷入了“藥荒”——拘留所只允許帶入部分藥物,實際服藥量僅為原來的一半。
律師說他“體力虛弱,連樓梯都難上”,拘留室沒有空調,悶熱到“幾乎無法進食”。
可即便如此,面對特檢組11日、14日、15日的三次傳喚,他始終蜷縮在囚室里拒絕露面。
這種抵抗更像徒勞的掙扎。
特檢組已啟動“零口供起訴”程序,助理樸志英直言:“曾任檢察總長的人,本該模范遵守司法程序,如今卻帶頭破壞。”
韓國法院也沒給面子,審判長當庭敦促“必須說服他出庭”,健康問題要交證明,程序爭議得走法律途徑,沒有“前總統特例”。
尹錫悅想靠“不出庭”拖延時間,卻忘了自己當年當檢察總長時,正是靠“強硬偵辦”讓對手低頭,如今這套邏輯輪到了自己身上。
更致命的是“后路被斷”。
李在明政府推動的修法草案,直指“特赦”這個韓國前總統的傳統退路。
歷史上,韓國前總統即便入獄,大多能靠特赦獲釋,可這次法案若通過,“內亂與外患罪犯”被排除在特赦之外。
尹錫悅被調查的“緊急戒嚴令”案,恰恰被定性為“涉嫌動搖政體”,剛好踩中這條紅線。有韓媒分析,這等于提前宣告“尹錫悅可能病死獄中”。
金建希的“崩塌”,成了壓垮尹錫悅的另一根稻草。
這位曾以優雅形象陪同丈夫出鏡的前第一夫人,如今因抑郁癥加重、低血壓頻繁暈眩,體重暴跌至危險水平,入院時需輪椅代步。
可身體的病痛遠不及法律的重壓——特檢組正準備對她發出逮捕令,16項指控包括收受名牌包、干預人事等,每一項都有具體證據。
韓國鬧劇的根源
這對夫婦的困境,本質是“權力反噬”。
尹錫悅靠打擊前總統文在寅上臺,任內用“檢察力量”清算政敵,如今李在明政府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
韓國民調顯示,62%的受訪者認為“尹錫悅應接受司法調查”,只有21%支持他“拒不出庭”。
當權力褪去,曾經的“鐵腕”成了今日的“罪證”,這正是韓國政治循環往復的“青瓦臺魔咒”。
李在明的清算,既有政治邏輯,也有現實考量。
從政治上看,通過徹底清算尹錫悅勢力,能鞏固執政黨地位——尹錫悅所在的國民力量黨已因他的丑聞支持率暴跌至18%,修法和調查能進一步壓縮反對黨空間。
從現實上看,尹錫悅任內的“緊急戒嚴令”確實引發憲政危機,不徹底調查難以平息民憤。
但這場清算也暗藏風險。過度的政治清算可能加劇韓國社會分裂,反對黨已開始炒作“李在明搞報復政治”。
更關鍵的是,韓國經濟正面臨出口下滑、內需疲軟的壓力,民眾雖然支持“懲惡”,但更期待政府把精力放在民生上。
李在明若只盯著清算,恐怕會重蹈“因政治內耗失民心”的覆轍。
尹錫悅和金建希的現狀,不過是韓國政治的又一個注腳。
從樸槿惠到文在寅,再到尹錫悅,青瓦臺的主人似乎總難逃脫“上臺時清算對手,下臺后被對手清算”的循環。
這場圍繞拘留室和法庭的拉扯,最終考驗的不是誰更能抵抗,而是能否打破“以牙還牙”的政治邏輯。
堅持原創不易,歡迎大家點贊評論,關注作者,閱讀更多精彩內容,感謝您的支持。
信息來源:
《拘留期只剩3日 尹錫悅拒不到案 韓檢方醞釀直接起訴》環球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