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把節(組詩)
蔣德均
火把節
今夜
讓所有的火焰都在村寨點燃
讓所有的手臂都高舉成火把
讓所有的火把都匯聚在一起
舞動熱情的旋律
今夜
讓所有的人都在火光中起舞
讓所有的人都在火星中占卜
讓所有的牛角杯都盛滿美酒
暢飲漫天的星斗
今夜
讓所有的火把匯成河流
讓舞動的火把驅走所有的憂愁
讓所有被火把照亮的人們
都成為最幸福的生命
在西昌衛星發射基地
仰望天空
大涼山,陽光透明
西昌城,月光似銀
云端之上
陽光與月光交替流淌
在群山環抱的深谷里
跳動著一顆鋼鐵般的心臟
當烈焰噴涌
奔向萬里蒼穹
騰飛的火箭打破山谷的寂靜
仰望天空
云端之上
有吳剛捧酒,嫦娥舒袖
西昌衛星發射中心
一個小小的地方
在藍天白云之下
在綠水青山之間
有青銅般的凝望
書寫中華民族復興的希望
西昌衛星發射基地(圖源:四川文旅廳)
在今日山頭眺望
羽扇將燃燒的烽煙驅散
曾經瘴癘彌漫的大涼山
馬幫在零關古道徘徊不前
旌旗獵獵
馬蹄疾馳
狼煙呼嘯
鼙鼓聲里點燃夷人夢中的篝火
羽扇綸巾的武侯諸葛
搖動天地河山
將星斗撒向南中
在歷史的長河里
銅鼓的余音和村寨的炊煙
裊裊升起......
登臨今日山頭
眺望文昌故里
九曲十八彎連通了今天與明天
金馬山延綿在蒼翠的藍天之外
注:今日山頭是一處觀景平臺,傳說諸葛亮南征,曾親筆題字將登臨此處的山頭命名為今日山頭。今此處有武侯南征群雕,九曲十八彎盡收眼底,是極佳的遠眺觀景平臺。
文昌故里
我來時 沒聽見
零關驛道的馬蹄聲聲
我來時 卻聽見
星空露營地的歡聲笑語
登上今日山頭
眺望文昌故里
耳畔有藏經洞的音樂流淌
索瑪花開遍了金馬山梁
碉樓上傳來書聲瑯瑯
武侯諸葛的文韜武略
長成古道的詩歌和傳說
植入書生夢想的命門
歲月漫過普雄河谷
狀元橋見證了
天上文曲星地下水觀音的奇跡
當索瑪花開滿九曲十八彎
零關古道
今日山頭
武侯顯靈
越西以一滴水的澄明
滋潤詩詞歌賦的意境
那些星空露營地的人們
是否看見
文曲星跋涉遠行的背影
注:在人們普遍意識里,認為文昌故里在四川省綿陽市梓潼縣七曲山。此次涼山之行,經教育家景志明教授告知方曉,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越西縣中所鎮才是學界認定的文昌公(張亞子)的故里,這里有4A級文昌故里風景區。故作詩以記。
彝家宴:坨坨肉
柴火燒紅了歷書
乳豬躍身火焰之上
包谷酒的烈性為你而盛
尊貴的客人從遠方而來
火把為你照亮
鍋莊為你而跳
鹽巴和木姜子的深情厚誼
喚醒沉睡的山歌
坨坨肉盛滿云朵
那是彝家的熱情
像這盛夏的烈日
以最高的禮儀
歡迎你—遠方的客人
請喝下這碗醇厚的包谷酒
請吃下這盤美味的坨坨肉
當滿山遍野的索瑪花開
你若在夢里看見
阿黑哥唱著山歌驅趕著群羊
阿詩瑪百褶裙的銀飾搖響月光
那是我對您——
尊貴的客人最真摯的思念
注:彝家人吃肉常以大塊肉為快,通過精心烹調后食用。坨坨肉是彝族居住地區的傳統美食,一般招待最為尊貴的客人或重大節日才有這道菜。彝語稱“烏色色腳”,意為豬肉塊塊,故名坨坨肉。坨坨肉味道醇厚、肉質細嫩且鮮美、脆而不綿、肥而不膩,頗有民族特色。
作者簡介
蔣德均,筆名文生,研究員、教授。省級精品課程和省級一流課程《寫作》《商務與政務寫作》主講教授。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寫作學會會員,新詩百年100位最具實力詩人,世界華文創意寫作學會理事,四川省魯迅研究會常務理事,四川省學術與技術帶頭人后備人選,四川省作家協會全委會委員,成都文學院簽約作家,宜賓市作協副主席,大型文化叢書《李莊文叢》主編,52集大型神話動漫《少年英雄哪吒》文學顧問,省級創新創業示范基地書劍創意寫作工坊負責人。
主要研究方向:寫作學、傳統文化和地方文化。主持或主研市廳級、省部級、國家級課題12個,負責多個大型文化文學寫作項目以及紀念館展陳策劃并總撰稿。出版《詩歌語言藝術論》《文學再思錄》《我們的節日》《詩與遠方》等學術著作6部,文化隨筆集10部,《與名人為伴》《一江春水》《另一種天問》《李莊行》等詩集24部,其中大量作品被選作985、211和“雙一流”工程大學通識博雅教材。發表學術論文100余篇,主編或參編高校文科教材8部11冊,主編文學作品選集20余部。
來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辦公室
作者:蔣德均
配圖:方志四川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