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新聞記者 李書恒/文圖
第一次見到鄭州市二七區(qū)興華小學東校區(qū)的龔伊喆同學,是在學校錄制“2025年河南省古詩詞大賽”參賽作品的現(xiàn)場。在韓志芳、劉夢婷兩位老師的帶領下,她與另外19名同學憑借扎實的詩詞功底和恰如其分的表演,實現(xiàn)全員晉級。
(龔伊喆小主編近照)
再次見到龔伊喆同學時,她正在微妙書法培訓班研習書法。聽說被《陽光少年報》評為優(yōu)秀小主編,還要接受記者采訪,一只可愛的小酒窩瞬間飛上臉頰,將天真善良寫在臉上。
最愛大文豪蘇東坡
說起11歲的龔伊喆同學,繞不過她熱愛的詩詞。這個從三四歲就能背誦唐詩宋詞的小姑娘,與中國詩詞有著難解之緣。
“我就在她面前讀了幾遍,沒想到第二天就背出來了。”媽媽李金颯像發(fā)現(xiàn)了新大陸一樣好奇,她決定要好好利用這個時期孩子的好記性。
從此以后,只要有空她就給孩子朗讀,沒有多長時間,小伊喆竟然把小學語文課本上的古詩詞背得差不多了。
(參加2025年河南省古詩詞大賽彩排)
上學后,龔伊喆幸遇對古詩詞有研究的班主任劉夢婷,包括韓志芳老師。龔伊喆一頭扎進中國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殿堂,結識了李白、白居易,喜歡上了李清照,他們徜徉在《詩經(jīng)》的海洋,領略從西周初年至春秋中葉五百年間的社會風貌。他們學習北宋文學家蘇軾的作品,從《念奴嬌·赤壁懷古》中“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的氣壯山河,到《水調歌頭》中詩人對人間的熱愛,對親人的追思。蘇軾是大文豪,還是書法家,又是釀酒的實驗者,他愛民如子,“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以陪卑田院乞兒,眼前見天下無一個不好人。”
(主持學校的活動,右一為龔伊喆)
龔伊喆說,她特別喜歡自己的學校,包括邱彥麗校長、邱偉霞主任和楊亞琳老師等學校領導都特別支持他們的愛好,支持他們外出參賽。在比賽過程中,提升了自我修養(yǎng),增強了心理承受能力,也激發(fā)了很多靈感。
“中國式現(xiàn)代化離不開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繼承和弘揚。”龔伊喆說,她會和老師一起,把中國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繼承好發(fā)揚好,這是沉甸甸的責任和使命
想做蘇軾一樣的書法家
龔伊喆的媽媽李金颯是微妙書法培訓班的書法老師,這個從南陽老家來鄭州闖世界的年輕媽媽有著不一樣的經(jīng)歷。原本學醫(yī)的她,因為熱愛,臨帖不輟,最后成功跨界成為一名書法老師。
(堅持不懈練習書法)
每每說起媽媽的成功經(jīng)歷,龔伊喆都用佩服的眼光看著自己的媽媽。“她像《蘇軾傳》中的朝云,聰明還務實。”也因為朝云版的媽媽,讓伊喆從學前班開始練習書法,現(xiàn)在書法像詩詞一樣,成了她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與好的書法作品合影)
在幾年的練習中,楷書的橫平豎直,隸書的蠶頭雁尾一波三折,還有行書的飄逸流暢松緊有度,龔伊喆向記者如數(shù)家珍。在研習書法的過程中,她真切體會到了“鐵杵成針”的哲理,她會堅持不懈,希望自己能成為像蘇東坡那樣的大書法家。
向笨拙的“太陽”說愛你
這次爸爸媽媽送她參加陽光少年報《新聞創(chuàng)作營——我在報社當主編》研學營,讓她收獲滿滿。
龔伊喆在沒有參加研學營前,以為主編就是坐在電腦前敲敲鍵盤就可以了。參加研學營后,才知道主編不是閉門造車,要知識淵博見多識廣,還要親自到外面采訪求證。
(在中原糧倉采訪)
在研學營,她知道了小麥原來還有等級之分,國家糧倉的重要性;而參觀人工鉆石基地,一盆又一盆的鉆石擺在面前,那叫一個震撼;當自己近距離接觸色澤鮮艷的唐三彩,她也第一次知道唐三彩和秦始皇兵馬俑的區(qū)別,真心為中國的陶瓷匠人點贊。
(做版)
“更讓我感到開心的是,回來后在老師的指導下,我竟然把自己的所見所思,用文字和圖片發(fā)表在報紙上,成就感爆棚。”
(認真采訪)
龔伊喆說,這次研學營最大的收獲,是她真正了解了在宇通客車工作的爸爸。她的爸爸屬于“父愛如山,從不表達”的那種,向來沒有給她說過“我愛你”,這讓她感覺有點缺憾。這次研學營后,龔伊喆真正體會到爸爸的愛是行勝于言。她體會到爸爸工作的不易,她會用成績向爸爸表示感謝。
“爸爸是個笨拙的太陽,暖到了心窩。”龔伊喆說,她已經(jīng)完全接受了爸爸不一樣的父愛。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