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在接受《紐約郵報》采訪時表示,兩國正在談判一項“巨額武器交易”,該協議設計美國購買已經實戰檢驗過的烏克蘭作戰無人機,換取烏克蘭購買美國武器,這項交易可能會對美軍產生重大影響,避免其在無人機作戰競爭中落后于俄羅斯等國。
“美國人民需要這項技術,你們也需要把它納入自己的武器庫……我認為這真的是一項超級協議,正如所說,對所有人都是雙贏的?!?/p>
事實上,美軍確實在關注俄烏戰場上的無人機作戰技術和戰術,并為此進行了一系列改革,諸如要求撤編作戰部隊裝備的察打一體無人機,而是改為更廉價也更難被發現的小型偵察無人機,配合巡飛彈和安裝戰斗部的FPV無人機,美國工業界也為此進行了工作。
Spektre Works公司推出了一款名為LUCAS的低成本作戰無人機,但從外形上看,基本上就是山寨了俄軍使用的疑似伊朗制“見證者-136”,該無人機采用模塊化設計,可以攜帶多種戰斗部,可以通過多種方式發射,能在惡劣環境下作戰并且對后勤要求很低。
美國防長赫格賽斯已經視察了這款美國制造的山寨版“見證者-136”無人機。
我在之前的文章中就曾經贊賞過俄羅斯的自殺式無人機生產,相比烏克蘭生產多個型號的自殺式無人機,俄羅斯幾乎完全專注于生產伊朗提供技術的“見證者-136”系列,并且通過配備不同的彈頭來靈活調整最大射程,能夠打擊不同目標,現在,俄羅斯生產的“見證者-136”戰斗部已經從最初的45千克上升到90千克,而且有溫壓、集束等不同型號。
烏克蘭也山寨了“見證者-136”,但尺寸較小,戰斗部重量也不過20千克左右,考慮到烏克蘭政府扶持本國軍工業發展、現有生產線等因素,烏克蘭現在生產多型號自殺式無人機的做法可以理解,不過,如果是純粹追求產量和打擊效能的話,我個人認為,飛翼布局的“見證者-136”系列確實是一個最佳選擇,戰斗部重量大、內部載油多,還有一定的隱身能力,著實不錯。
繼續說,為了鼓勵外國制造商研發生產更適合對抗俄羅斯軍隊的裝備,據路透社報道,烏克蘭政府啟動了“在烏克蘭測試”(Test in Ukraine)計劃,該計劃允許外國制造商直接在烏克蘭戰場上實戰測試新型武器,進行遠程培訓并從前線烏軍手中獲得第一手測試反饋,優先領域包括:防空和無人機攔截系統、人工智能與滑翔炸彈對抗系統、海洋無人機、電子戰裝備及“智能”火炮。
已經有不少西方防務公司開始這么干了,但其中也有不少問題,《每日電訊報》報道稱,烏克蘭Skyeton公司總經理羅曼·克尼亞任科指責一些歐洲無人機公司通過間諜活動,竊取烏克蘭技術機密,并偽造實戰測試,在后方的利沃夫等地試飛幾次,就公然標榜自己的產品進行了“實戰驗證”。
羅曼·克尼亞任科表示,他甚至在一些歐洲無人機公司的產品介紹中,看到了自己曾用過的措施,這些歐洲無人機公司的做法大幅加降低了資金使用效率,而Skyeton公司Raybird這類真正的戰斗級研發產品卻被嚴重低估,Raybird已累計飛行35萬小時。
羅曼·克尼亞任科呼吁歐洲無人機公司停止復制烏克蘭技術,而是應該直接投資烏克蘭工廠,在本土支持烏克蘭制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