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遭遇業績“斷崖式”下滑,藍海銀行近日迎來開業八周年。
作為山東省唯一的民營銀行,藍海銀行在2017年6月29日正式營業。成立初期,藍海銀行規模擴張迅猛,2020年是其成立的第四年,凈利潤為3.37億元,同比增長132.36%。憑借著2020年凈利潤翻倍,藍海銀行一度被稱為“明星民營銀行”。此后在2021年,該行凈利潤達到6.15億元,在19家民營銀行中排名第四。
然而此后,藍海銀行的業績卻一路下滑。2024年,藍海銀行交出了一份不容樂觀的成績單:營業收入14.52億元,同比下降39.42%;凈利潤4.15億元,同比下滑47.86%,近乎腰斬。這一跌幅遠超民營銀行整體11.66%的平均下滑幅度,成為行業中下滑較為明顯的機構之一。
盈利表現方面,藍海銀行2024年末營業收入14.52億元,同比下降39.42%;凈利潤4.15億元,同比下滑47.86%。總資產規模方面,2024年末達到555.43億元,從2020年的25.14%降至2024年的5.26%,尤其是2023年之后,總資產增速降至個位數。
值得注意的是,2025年上半年,藍海銀行連續八次下調存款利率,在民營銀行之中較為少見。最近一次發生在6月末,該行將7天通知存款年利率下調至1.25%。
令人費解的是,在業績斷崖式下滑的同時,藍海銀行高管團隊依然享受著人均高薪。2023年,該行董監高43人薪資總額5280萬元,人均122.79萬元;普通員工274人,年均薪資39.36萬元,高管薪酬是普通員工的2.4倍。這一薪酬水平在2021年就已在19家民營銀行中排名第二,僅次于網商銀行。
不僅如此,2024年在凈利潤下滑近五成的情況下,藍海銀行仍大手筆向股東分紅3.18億元,占該行2024年凈利潤的近40%。分紅后,該行資本充足率進一步下滑。2024年,該行資本充足率為13.37%,同比下滑0.86個百分點;一級資本充足率為12.6%,同比下滑0.57個百分點。
近兩年,藍海銀行還頻繁接到罰單。進入2025年以來,該行已收到兩次罰單。第一次在4月,因違反賬戶管理規定,被罰款17萬元。第二次在5月,因違反信用信息提供相關規定,被罰款20.9萬元。
事實上,藍海銀行已連續四年因違規被罰。
2022年9月,原銀保監山東監管局公示的行政處罰決定書(威銀保監罰決字〔2022〕10號)(威銀保監罰決字〔2022〕12號)顯示,威海藍海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因信貸資金監測不到位、貸后管理不盡職,貸前調查不盡職,嚴重違反審慎經營規則,被罰款人民幣共65萬元。
2023年1月份,人民銀行威海市中心支行公布的行政處罰信息(威罰決字(2022)1號)顯示,威海藍海銀行因存在提供虛假的或者隱瞞重要事實的統計報表、未按規定履行客戶身份識別義務、未按規定保存客戶身份資料和交易記錄以及未按規定履行消費者金融信息保護義務四項違法行為,被警告并被合計處76.66萬元罰款。與此同時,時任威海藍海銀行紀委書記王衛東對該行未按規定履行客戶身份識別義務、未按規定保存客戶身份資料和交易記錄的違法行為負有責任,被罰款3萬元。
2024年1月,藍海銀行因貸前調查不盡職、對合作機構催收管理不到位,嚴重違反審慎經營規則被罰款70萬元。2024年4月,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山東監管局公示的行政處罰信息決定書(威金罰決字〔2024〕17號)顯示,威海藍海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因嚴禁跨地域經營監管要求落實不到位、貸后管理不盡職,嚴重違反審慎經營規則,被罰款70萬元。
此外,在業績滑坡、罰單不斷的局面之下,2024年下半年藍海銀行高層進行調整。原董事長李勇離任,由宋學峰接任,此前擔任該行行長;王業方擔任副董事長、行長,此前擔任副行長,屬于內部提拔。
高管團隊調整后,藍海銀行提出“普惠金融”轉型戰略,聚焦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目前,該行已推出“小康貸”“藍邸貸”“助業貸”等小微金融產品。截至2024年末,該行普惠小微貸款客戶數達8.57萬戶,同比新增2.72萬戶。
來源:讀創財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