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件事,掌握了竅門,就輕松做好。
一個人,一旦開竅了,就突飛猛進。
可是,我們的孩子什么時候會開竅呢?這真的令人疑惑。
有人說:“人教人,教不會;事教人,一教就會。”
任由父母怎么教導,說一堆的道理,孩子就是不理解,或者直接當成耳邊風。
反而是孩子遇到困難的事情時,再接受父母的教導,就有用多了。
可見,做父母的,要找“最佳時機”去教導孩子,打開孩子的竅門。
01
第一個時期:小學四五年級,學習成績逐步分層。
你看看小學一年級,二年級,隨便拿出一個學生,成績不會太差。
一些吊兒郎當的孩子,輕輕松松得到八九十分。
雖然孩子也搗蛋,但是大人和老師,都還鎮得住。孩子做事,不會特別過分,聽話的時候,也很多。
到了四五年級,情況就悄然發生改變。很多孩子變得不聽話了,成績也開始下滑。甚至有孩子,都跟不上教學的節奏。
很多父母,看到孩子成績下降了,也著急,但是沒有用心去引導。
父母工作忙,沒有時間管孩子。偶爾管一次,就是吼一次,揍一頓。這適得其反。
有的父母,直接把孩子放到輔導班,認為自己掏錢了,也就心安了。
其實,父母冷靜下來想一想,這四五年級的讀書內容,自己是可以搞懂的,也可以教會孩子。關鍵是騰出時間,陪同孩子一起學。
父母起碼是有初中文化吧。對付小學的內容,應該是可以的。只是多年不看書,確實有一個重新開始的過程。
思想家盧梭說過:“教育的本質,是心靈的教育。”
三四年級的孩子,開始有自尊心了。一旦成績下滑,自尊心受挫很大,也很希望重新找回來。
如果父母跟著孩子一起學,孩子的成績進步一點點,那么內生的學習動力,就多了很多。
成績好,進步了,可以說是對孩子心靈的救贖。
02
第二個時期:中考分流,同齡孩子不得不分群。
很多地方,都存在“五五分流”的說法。也就是初中生,一半去職業學校,一半去高中。
談起職業學校,大人和孩子都有一點畏懼感。大家認為,職業學校是一個差生聚集的地方,是學不到是東西,是盡早進入社會的過程。
多少大人,聽說孩子沒有考上高中,覺得天都塌了。孩子也耷拉著頭,不知所措。
能夠到高中的孩子,有一種優越感。可以到重點高中的孩子,優越感更加強。
孩子中考之后,就分成了不同的群體:普通高中,重點高中,職校,技校等。
若父母不干涉孩子,那么中考分流之后,就會出現“馬太效應”——強者越強,弱者越弱。
教育家陶行知說過:“人像樹木一樣,要使他們盡量長上去,不能勉強都長得一樣高,應當是:立腳點上求平等,于出頭處謀自由。”
簡單來說,針對孩子的情況,進行因材施教。這樣孩子不管去什么學校,都會有出息。
父母多研究教育的情況,就會發現,職校也有高考班,普通班,訂單班;高中有重點班,普通班,飛行班等。
學校也是根據學生的情況,分類教育。那么父母更要精準地把握孩子的特點,讓他在自己的群體里,爭做排頭兵。
據《深圳晚報》,深一職的瞿雨欣,選擇了學校的技術學校網絡信息安全專業。一開始,她很迷茫,不知道應該干啥才好。
在一些外人眼里,甚至認為這樣的專業,就是上網玩游戲。
排除眾多的不好的眼神,她想盡辦法拓展電腦知識,總是泡在圖書館等地方。
她選擇了代碼賽道,代碼量從日均10行躍升至140行,如今已累計達10萬行。成為專業的領頭羊。
瞿雨欣這樣說:“大家越來越認可職校生掌握專業技術,實現技能成才的能力和水平。”
父母們,舍去對孩子的偏見,鼓勵孩子去攀登不同的高峰。而不是認為考不上高中就廢了,或者考了高中就穩了。
03
第三個時期:初入社會,一個孩子被迫獨行。
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教育是讓一個人成為自己命運的建筑師。”
很多父母,在孩子十八歲之后,就徹底放手了。或者什么都聽孩子的安排了。
當然,孩子要獨立,沒有錯。但是父母不要忘了,自己初入社會的時候,多么迷茫無助。
從學校走出去,環境發生了徹底的改變。這令人懼怕。
初入社會的孩子,經歷的破事最多。因為他不懂得如何化解,很多事情到手里,就搞砸了。
父母要和孩子多一些溝通,談一談自己的生活閱歷,吃過的苦頭。
也許孩子會和父母一樣,重蹈覆轍。但是有了父母的經驗,是可以很快走出去的。畢竟,脫困的方法,也可以照本宣科。
記住了,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
知道怎么做,遇到意外也知道怎么做,這就給孩子很大的底氣。
04
詩曰:“行到水窮處,坐看云起時。”?
所有令孩子困惑的,都是讓孩子打破原有格局,獲得重生。
開竅,就是打破了困頓,豁然開朗的一種感悟。
父母們,在孩子的人生拐點上,多下功夫,而不是在孩子變得好或者壞的時候,罵罵咧咧,各種指責。
給孩子幫助,多半是三種方法:陪孩子一起讀書,而不是逼著孩子讀書;認可孩子職業規劃,而不是貶低孩子的想法;放手孩子的同時,也默默關注孩子的一切,給孩子社會經驗。
打開孩子的竅門,孩子就真正自立了。
作者:布衣粗食。
關注我的文字,走進你的心靈。
文中配圖來源于網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