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六月,白宮宣布將對美英澳三國間的核武器合作項目展開新一輪評估,此消息一經傳出,便在三國之間激起不小波瀾。知情人士透露,此次審查預計持續約一個月時間,然而截至目前,期限已過,美方仍未作出明確表態,這給美國在印太地區的戰略布局帶來了不小沖擊。
七月十七日,美軍前高級將領對特朗普政府發出緊急警告,直言“這是在向中國獻禮”!
“美國優先”大刀揮向盟友
今年六月,五角大樓宣布對前任政府推動的AUKUS協議展開重新審視,此舉被視作新政府重新衡量國際承諾是否契合本國核心利益的信號,也彰顯出特朗普政府堅持的“美國優先”戰略。
此舉立即引發英澳兩國強烈不安。
2021年協議簽署之際,澳大利亞為獲取核潛艇技術,不惜承受“背信棄義”的輿論壓力,斷然終止與法國價值三百五十億歐元的常規潛艇合同,引發外交風波。
當時該項目也成為澳大利亞鞏固與美國同盟關系、提升自身戰略地位的重要籌碼。如今主導方美國態度突變,無疑讓當初的“豪賭”面臨更大不確定性。
目前,英澳兩國已陷入極度焦慮甚至恐慌狀態。英國為配合AUKUS框架,投入大量資金調整國防戰略;澳大利亞則將未來數十年的水下作戰能力乃至國家安全戰略全部押注于此。
此次審查由美國防部副部長科爾比牽頭,其核心關注點直指美國自身利益。例如核潛艇資源是否足以保障自身安全、向澳轉移技術是否會削弱美國應對印太“挑戰”的能力。
更深層來看,審查也必然涉及成本分攤問題。美國顯然希望盟友承擔更多開支,以緩解本國財政與工業體系的壓力。這標志著美國正以更嚴苛的標準審視傳統盟友關系,將本國利益置于聯盟團結之上。“美國優先”的利刃,正精準地切割著傳統聯盟的肌理。
澳大利亞陷入困境
“奧庫斯”協議對澳大利亞而言,絕非簡單的軍購行為,而是一次代價高昂的戰略綁定。
根據協議框架,澳大利亞將在未來三十年內投入約兩千四百億美元巨資,采購三至五艘美國“弗吉尼亞”級核潛艇,首艘預計于2032年交付,并參與美英聯合研制下一代“SSN奧庫斯”級潛艇。
今年二月,澳方已支付五億美元定金,另有十三億美元計劃于年底支付。但協議中一項對美方極為有利的條款規定,若美方中止合作,定金不予退還。
這不僅凸顯了澳大利亞在交易中的被動地位,也反映出特朗普政府與拜登時期在“美國優先”執行上的細微差異。如今加大對協議的審查力度,一旦特朗普最終決定退出“奧庫斯”項目,澳大利亞的前期投入將付諸東流。
此外,美國對澳施壓遠不止限于潛艇項目。
此前,美國防長赫格塞思直接要求澳大利亞將國防預算從GDP的百分之二提升至百分之三點五,遠超澳方原定計劃。
盡管澳總理強調本國將自主決定國防政策,試圖展現獨立姿態,但在奉行“美國優先”的特朗普政府面前,這種有限投入承諾顯然“不可接受”,可能導致協議凍結或取消。
更深層次的戰略捆綁也正在顯現。據報道,美方審查中一項關鍵條件是要求澳大利亞承諾,未來獲得的美國核潛艇必須用于“可能在西太平洋爆發的沖突”。這無異于要求澳方提前承諾在潛在中美對抗中選邊站隊,等于逼迫澳大利亞“讓渡部分主權”。
沉重的財政壓力疊加戰略自主權的喪失風險,使“奧庫斯”項目對澳大利亞而言,越來越像一份充滿不確定性的“賣身契”。
給中國送禮?
“奧庫斯”項目面臨的最大挑戰,并非完全來自盟友的疑慮,而是美國自身工業能力的嚴重不足。美國造船業效率低下、供應鏈緊張、熟練工人短缺等問題長期存在,維持本國海軍艦艇更新換代已倍感吃力。
由科爾比副部長主導的審查,其中一項核心考量正是美國國內核潛艇建造所面臨的現實困境。新型“弗吉尼亞”級核潛艇項目因工期延誤和成本超支問題日益嚴峻,建造進度已落后原計劃兩年,預計至2030年成本將超支一百七十億美元。
在此背景下,美國國內對“奧庫斯”項目的質疑聲不斷上升。若將核潛艇產能部分轉移給澳大利亞,美國自身在印太地區維持對華戰略威懾所需的核潛艇數量,恐怕難以保障。
早在今年三月,科爾比就曾發出警告,稱未來幾年美國將面臨現實的安全威脅,擁有足夠數量的核潛艇“至關重要”。
這種擔憂在國防部及政策圈內具有廣泛共識。
即便美國克服重重困難向澳方提供核潛艇,美國也懷疑澳大利亞在關鍵時刻是否會完全按照美方意愿使用這些武器。這種對盟友可靠性的潛在不信任,與美方要求澳方做出使用承諾之間,形成了微妙而緊張的矛盾。
斯塔夫里迪斯上將的警告,正是美國內部對可能放棄“奧庫斯”項目后果的深切憂慮。
美國及其盟友將“奧庫斯”項目視為“遏制中國影響力”的關鍵支柱,尤其是在澳大利亞北部部署美英核潛艇,被認為能提供重要的地緣戰略優勢。放棄這一計劃,等同于自我削弱,主動削弱美國及其盟友在太平洋的聯合軍事能力,無異于將戰略主動權讓與中國。
斯塔夫里迪斯甚至建議將“奧庫斯”項目擴展為聯合核潛艇部隊,吸納加拿大、日本、印度等國,以構建更廣泛的區域安全架構對抗中國。
不過近幾個月來,美國在盟友態度和對外戰略上的反復無常,已引發越來越多國家對其信任動搖。這套以“中國威脅”為核心邏輯的戰略構想,在澳大利亞國內也遭遇日益強烈的質疑與反思。
澳大利亞前總理保羅將美方的審查視為“拯救澳大利亞的契機”,強烈呼吁澳政府應借此機會,為本國國家安全制定符合自身利益的新路徑。
即使協議得以維持,美國政府反復無常、唯利是圖的作風,也已嚴重動搖了澳大利亞對被視為外交基石的“澳美同盟”的長期信賴。
美國前海軍上將擔憂,美國退出“奧庫斯”項目如同“向中國獻禮”。這本質上是美國單邊主義與戰略透支的惡果,導致其信譽受損、盟友離心,這是其必須承擔的代價。而澳大利亞國內的聲音,則代表了其對盲目追隨大國戰略可能引發嚴重后果的深刻警醒。
“奧庫斯”協議的重新評估,是“美國優先”理念與傳統聯盟體系碰撞的必然結果。美國全球霸主的光環逐漸褪去,其與盟友之間真實交易的本質也隨之暴露。斯塔夫里迪斯上將的憂慮,與其說是擔憂中國從中獲益,不如說是對美國自身戰略短視可能引發盟友體系松動甚至瓦解的深切擔憂。
無論五角大樓的審查最終結論如何,其對澳大利亞社會造成的戰略沖擊波已然顯現,要求獨立自主評估國家安全的呼聲,從政界到學術界日益高漲,標志著澳大利亞國內對無條件依附大國戰略的反思進入新階段。
陣營對抗、核擴散風險加劇、軍備競賽升級,這些零和博弈思維無助于地區的長治久安。真正的安全,應建立在平等互利的合作與可持續的共同發展之上,而非依賴對盟友進行戰略捆綁和財政勒索的脆弱聯盟。
主要信源
特朗普政府重新審查AUKUS,前美軍高官急了:這是給中國送禮——觀察者網2025-07-18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