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學年,法大學生工作隊伍堅守教育初心,牢記育人使命,踐行教育家精神,涌現了一批又一批以德樹人、以愛育人、以智啟人的教育者。他們堅守在教育一線,以身作則、腳踏實地,為教育事業無私奉獻,培養了無數優秀的青年學子,以實際行動體現了“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實學識、有仁愛之心”的“四有”教師形象,詮釋了“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初心與使命。中國政法大學將持續推出優秀輔導員、優秀班主任專訪系列,展現他們的優秀事跡,表達對他們的誠摯敬意。
優秀輔導員
郎燕峰
郎燕峰,男,漢族,中共黨員,碩士研究生學歷。2014年任法律學院黨務秘書兼職從事學生工作,2018年轉為專職輔導員崗,先后擔任法律學院2012-2015級、2017級、2020級、2023級共計47個班級1800余名研究生輔導員。
就業攻堅破冰行,鋪就學子成才路
面對嚴峻的就業形勢,郎燕峰以“全員、全程、全方位”理念破局,打造“職面人生”就業服務品牌。2023年,學院榮獲“就業創業先進集體”,他本人獲評“就業創業先進個人一等獎”。
他深入6個班級召開就業指導班會,剖析行業趨勢,引導調整心態;建立動態就業臺賬,鎖定重點幫扶對象,開展“一對一”深度輔導;聯動校友資源,對接用人單位需求,組織實習基地走訪,為學子架設職場“直通車”。
他學習兄弟學院經驗,組織“黨團骨干就業服務小組”,以“先就業帶后就業”模式激發互助活力;舉辦“法科生如何獲得心動的offer”專題講座,邀請鄭丹妮、劉驍等業界精英分享實戰經驗;組織求職經驗分享會、模擬面試等活動,助力學生提升核心競爭力。
2023年暑期,他隨學院領導遠赴云南、西藏,與大理檢察院、西藏高院等單位共建實習實踐基地,為邊疆法治建設輸送人才;走訪當地校友,搭建“校地協同”橋梁,讓學子的足跡融入國家戰略的宏圖。
新生引航筑根基,多元賦能育棟梁
面對2023級287名學生,郎燕峰以“浸潤式”教育理念,構建“黨建+班團+實踐”三維育人體系,助力學子從“新生”到“新星”的蛻變。
迎新首日,他穿梭于昌平與海淀兩校區,幫助新生快速融入校園;8天內完成8個班級黨團支部組建,選拔心理委員、班委骨干56人;指導研會、青協招新,激活學生組織“造血功能”。
他依托“學院二級心理輔導站”,開展新生心理普查,建立重點關注檔案。此外,他通過宿舍走訪、匿名問卷,化解生活習慣沖突等問題,以“柔性干預”守護學子心理健康。
立足學院“法律碩士成長論壇”品牌活動,在學院領導的溝通協調下,他邀請到趙瑞罡、張軍等業界翹楚,探討“法考改革與職業選擇”;開設“法律檢索與大數據工具運用”“AI時代法學生競爭力提升”分論壇,賦能學子實務技能;指導學生馮思琦斬獲全國職業規劃大賽北京市銀獎,以賽促學點燃職業理想。
深耕細作守初心,桃李芬芳映丹心
從思想引領到就業攻堅,從新生引航到心理護航,郎燕峰始終以“四有”好老師的標準砥礪前行。他配合學院完成復試招考、評獎評優、黨建評估等專項工作,累計審核入黨材料百余份,組織社會獎助學金評選30余場;他自身亦不斷精進,參與心理輔導、黨史學習等培訓十余次,以“學高為師”的姿態引領學生成長。
他積極投身于校園文化與心理健康建設,組織多項活動,為師生搭建交流平臺,助力學生成長,為校園增添活力與溫暖。2023年元旦,他指導舉辦了“法碩元旦晚會”,師生同臺歡歌,共慶法治新征程;2024年“5·25心理健康節”,他與各班心理委員共同策劃“自我探索與人際平衡”活動,助力同學自我成長,讓陽光照進每個角落。
在郎燕峰眼中,輔導員不僅是管理者,更是引路人。他用腳步丈量責任,用真心換取信任,以赤誠之心陪伴學子成長,以實干之姿踐行育人使命。六載春秋,他扎根一線,用責任與溫度編織學生成長的經緯,用智慧與情懷點亮法治人才的星火。
法大微信【第20250718期】
內容來源:學生處
排版:王若旭
校對:張瑤瑤
責任編輯:謝翔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