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聊了一下口碑越來越差的英國大學,有口碑逐漸崩碎的,自然也有口碑越來越好的。
其實英國大學前百學校里面,口碑說實話都各有各的問題,尤其是中國學生申請人數變多的,各方面體驗度都會下降,差評率就多,風評就會兩極化。尤其是曼大,布里斯托,華威,格拉,伯明翰,南安這類的學校,越綜合的基本口碑都好不起來,不被吐槽都算好的了。
今天我們就挑兩所口碑越來越好的代表學校,聊下,為什么中國留學生對他們感觀越來越好了。
No.1 你的王KCL
說實話,我個人也是king's的真愛粉,所以對于這個學校,我肯定會多一點吹捧比例的。
為什么說你的王kcl這個學校口碑越來越好了?
我覺得口碑好是源于幾個關鍵的東西,一是學生質量,二是就業屬性,三是整體學生滿意度和體驗方面。在這三個方面,kcl的確是屬于名校里面做得最好的。
首先是學生質量方面,KCL這幾年的生源一直是上升波段,就好學生越來越多,特別是國內211和985的比例,以及英本學生的比例是增多的。校友質量強了,很多學生就不會說學校過于水了,門檻低了這種。事實上,kcl這幾年門檻收縮得是更緊的,尤其是熱門專業。不少學生反而是沖著kcl的高門檻去的。
其次是學生滿意度和體驗這個點,kcl相對來說不喜歡搞創收,比較控中國學生比例,喜歡追求國際化程度。所以從校友屬性上來說,kcl的多元文化環境就很不錯,你可以接觸到全球都比較優秀的學生。這屬于一個好的環境,好的環境都不需要你自律,你他律都可以。環境會讓你變得更好。還有就是學校的師資比例是穩健型的,雖然學校每年學費都上漲比較多,但學費真的用在羊身上。你會發現kcl每年都在挖新的師資,從其他學校,或者從全球其他地方。kcl最喜歡把好的師資給你弄過來,qmul和ucl就經常被挖墻角。好的師資會帶來好的互動,這點是王曼愛華這幾個學校里面,kcl也做得最好的。
還有就是就業部分,kcl這個學校在英國的reputation是沒問題的,學校也尤其注重跨學科的客座部分。包括實踐部分。地理位置又在大倫敦,整體就業率和表現本土是沒問題的。對于留學生而言,回國的話,以前的kcl的確是雞肋了點。畢竟這個學校校友基數少,整體量不大。但這幾年這塊有所改善,kcl加大了一些學院的投入,比如商學院也給你搞起來了。不像以前那樣人文風那么重。現在的kcl,你傳媒和商學院畢業的甚至教育畢業的相對都有好的出路。kcl的畢業生去國內四大和互聯網大廠的這幾年尤其的多。
所以,整體從風評來說,kcl是值得留學生欣賞的,這么多年,幾乎沒有什么差評的學校。除了申請季對雙非學生不友好,真的沒幾個平替的。學校主要對國際學生人文關懷還多,有事是真給你處理,不踢皮球那種。這個學校也是人性化比較高的一個,比如你申請被拒,和學校argue,概率也是最大的一個。你能懂argue成功后的那種喜悅嗎?
No.2 Bayes
其實英國有幾個比較純粹的學校,就搞專攻模式的那種。屬于偏科類學校,這類學校口碑也一直很好,很強,差評少。像貝葉斯這個就是,其實英國這類的還有,比如亨利商學院,巴斯管院,倫敦商學院這幾個,甚至cranfield這種也都是有口皆碑的。
入讀Bayes的學生基本心里想的很明白,就是為就業去的,沒那么在乎學校,很多讀完后就是想留英國或留eu就業的。很多在讀學生大多也是國內的一些財經本比較多。這個學校最切學生七寸的就是就業機會,本身就在金融城里面,學校和雇主綁定極深,你需要的職業宣講特別多。
這個學校無論你是想往金融,科技,創意產業這些方向走,背后都有倫敦巨大的職業市場依靠。所以,就業表現上,Bayes極其加分。
另外就是師資這塊,這類偏科的學校有個絕活就是,純粹搞學術理論研究的比例會少點。好多學校太過學術了也不好,會和行業脫鉤。這個學校不一樣,師資很多都帶行業經驗,除了本身也是全球頂級商學院畢業的,很多在金融,咨詢,企業管理等等領域都有實戰經驗。人家本來就是一些知名企業的高管,會給你帶來一些一手的經驗,案例和心得。這種東西,你畢業了,可能要花大價錢才能買到人家一小時的咨詢。但在學校里面,你可以輕松解鎖。
再有就是校友板塊,Bayes的校友量小但質量佳,而且極其喜歡抱團。懂得相互唱戲搭臺,互相給背書那套。就這種純粹商科背景的學生是懂怎么利用校友網絡和學校平臺的。彼此互為人脈資源。越是到高處,越需要人抬人才能走得遠。這類學校的畢業時短期可能優勢不如一些其他名校有優勢,但長期來看,含金量還在提升,尤其是年薪上限這塊,貝葉斯的學生做的的確挺好。
個人覺得,在這個大家都在追求名校,追求可視范圍的今天。還有人能力排眾議專注于打磨自己專業的,往往也是猛人。Bayes這個學校很多畢業生,無論是不是學金融的,很多學生畢業后,都是cfa1或cfa2考完了的。就這種自律和自主性,能不成功都難。
總了個結:你們有沒有發現,好口碑的學校,都比較純粹。核心是對學生有交付的,會尤其在師資,就業,環境等領域給學生比較強的交付感,而且不太搞創收,創收痕跡太明顯,有一種廉價感。好的學校大多都靠校友捐贈,你看Bayes捐贈也多,校友很多都創業的,畢業后是給學校帶來雙向奔赴的。
而且,往往這類學校都是小而精,和市面上那些綜合性大學不一個套路。只有這種學校多了,學生的體驗感就強。其實在英國留學還不那么熱門的時候。很多英國大學也這樣,搞創收的畢竟少。那時候各方面的滿意度都高。
也不知道什么時候開始,有些學校的節操就沒有了,搞創收,反向留學越來越不注意吃相了。市場破碎了,能堅持下來的學校就少了,畢竟會被搶生源。所以,這年頭還能維持口碑的學校,是真的頂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