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黃敏璇
7月18日,據國家發展改革委網站消息,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召開推動低空經濟安全健康發展專題會議,明確要下大力氣防止低空產業領域出現低效重復建設或低端惡性競爭的現象,規范低空產業園區發展,整治不理性的建設行為。
據悉,為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和國務院決策部署,國家發展改革委黨組成員、副主任李春臨主持召開了專題會議,研究更好統籌發展和安全,因地制宜健康有序推動低空經濟高質量發展。中央和國家機關有關部門和相關地方作了重點發言。
會議明確,要深刻領會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的原則要求,從當地客觀實際出發推動低空新產業、新模式、新場景、新動能發展,不能盲目跟風。要落實安全為先的發展理念,堅持管得住才能放得開,抓緊建立安全監管體制機制,厘清安全監管職責邊界,不斷強化低空安全治理能力。要務求實效,加力推進近期重點工作任務落實。下大力氣防止低空產業領域出現低效重復建設或低端惡性競爭的現象,規范低空產業園區發展,整治不理性的建設行為。加快推動無人機“一機一碼”、實名登記等規范要求全面落實到位,健全低空飛行安全應急處置工作機制。
去年以來,隨著全國掀起低空經濟產業發展熱潮,不少地區正在加快建設低空產業園。本報記者今年5月參加在深圳舉行的第九屆世界無人機大會暨2025國際低空經濟與無人系統博覽會發現,縣區發展低空經濟產業熱情高漲,包括浙江文成縣、廣東新豐縣、江西共青城市、江西南康區等多個縣區的低空產業園到場參展,并以優惠政策大力開展招商。其中,部分產業園已具備一定規模且研制出多款飛行器,也有產業園仍處于起步階段,亟待企業入駐發展。
有行業人士表示,縣區對低空經濟產業的熱情,既源于區域經濟轉型升級的戰略選擇,也是政策驅動與市場預期形成共振效應。低空經濟產業鏈條長、形態豐富,同時有財政政策與社會資本的雙重支持,成為區縣重塑區域競爭優勢的關鍵抓手。
但其同時提醒,各地應警惕和防范三重風險,一是技術適配性風險,如盲目引進高端無人機生產線可能造成產能閑置,而忽視適航認證等標準體系則埋下安全隱憂;二是產業生態脆弱性,縣域經濟體量有限,難以支撐完整產業鏈,過度依賴單點突破可能形成孤島效應;三是財政可持續性,低空基礎設施投資周期長,縣區需平衡短期政績沖動與長期財政承受能力。更為關鍵的是防范同質化競爭,各地需立足資源稟賦差異化布局,警惕產業園盲目復制導致的資源錯配。
編輯:徐蕓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