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經記者 黎竹 孫吉正 北京報道
7月17日,國新辦舉行“高質量完成‘十四五’規劃”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在會上,國家知識產權局副局長胡文輝提到,截至2024年年底,我國地理標志產品直接年產值已超過9600億元,實現了“五連增”,讓曾經的“土特產”變成了增收致富的“金名片”。
地理標志是重要的知識產權類型,對推動區域特色產業發展、傳承優秀傳統文化、助力鄉村振興、擴大對外開放等多方面都具有重要意義。
據胡文輝介紹,目前《地理標志產品保護辦法》《集體商標、證明商標注冊和管理規定》等文件已出臺實施,完善地理標志審查認定標準、程序,加強源頭保護。同時知識產權局聯合市場監管總局印發《地理標志統一認定制度實施方案》,實現地理標志受理、審查、認定、標識和監管“五統一”。加大地理標志保護相關標準的制定力度,強化檢驗檢測體系建設,維護地理標志的質量、聲譽和品牌價值。
當下正在深挖特色資源,激發地理標志產業發展新活力,其中包括加強地理標志品牌建設,增加地理標志產品的附加值,加大地理標志產業與文旅等產業的融合發展,推動地理標志產品、手工藝制品融入鄉村旅游等。
據悉,目前國家知識產權局持續推動中歐、中泰地理標志互認互保,以及中法地理標志合作,與多個共建“一帶一路”國家開展地理標志交流,目前已累計實現110個中國地理標志產品在國外獲得保護,助力“保山小粒咖啡”“賀蘭山東麓葡萄酒”等中國地理標志產品融入全球供應鏈。下一步,其加快構建符合中國國情的地理標志制度,圍繞鄉村振興、產業發展、文化傳承,完善地理標志保護和運用體系,積極推動地理標志產業高質量發展。
(編輯:劉旺 審核:孫吉正 校對:顏京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