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夏天,德國熱得多少有點邪門。眼看7月下旬又要迎來一波熱浪,許多人恐怕都動了一路向北、去更高緯度的海邊玩玩水避避暑的念頭。不過,如果你要去北海或是波羅的海,弧菌感染的風險,你可千萬不要小看。
德國疾控機構羅伯特-科赫研究所近日指出,當水溫超過20攝氏度時,弧菌就可能在地表水中迅速繁殖,沿海淺水地區升溫迅速,風險因此顯著增加。而波羅的海由于鹽度較低,尤其容易受到影響。截至7月18日,今年該所已經收到了至少3例德國感染弧菌病例的報告!
▲圖源:tagesschau.de
人類已知的弧菌超過150種,其中約十幾種可能對人體有害。舉個最廣為人知的例子——“霍亂弧菌”正是導致霍亂的病原體。至于非霍亂弧菌,也不容輕視,身上有傷口、剛紋過身、或是免疫系統比較弱的人,接觸海水之前尤其要慎之又慎,因為非霍亂弧菌里有些種類會導致耳部感染、有些則會導致傷口感染迅速惡化,在極少數情況下,甚至會引發敗血癥。
羅伯特-科赫研究所也強調稱,由創傷弧菌引起的傷口感染尤其危險,因為它們會在很短的時間內導致深層組織壞死,“即使是極少量的細菌也足以引發傷口感染。”而由此引發的敗血癥,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內導致多器官衰竭而死亡!
▲圖源: CAVALLINI JAMES/BSIP/picture alliance
自2020年起,德國已經要求強制登記非霍亂弧菌感染病例。去年,羅伯特-科赫研究所就記錄了42個可能在德國境內感染的病例,其中許多病例的感染源或居住地都在波羅的海沿岸。這也是該所針對這片度假海域發出特別警告的原因。
但有危險的水域也不僅限在海邊。該研究所還表示,雖然弧菌主要存在于沿海咸水區,然而,“在略含鹽分的內陸水域中也檢測到了弧菌。”例如在薩安州,施塔斯富特(Sta?furt)的沙灘浴場和安格斯多夫泰希(Angersdorfer Teiche)的天然浴場雖然都是內陸湖,但都存在弧菌大量滋生的情況,據州消費者保護局稱,近年來已有多起嚴重感染病例由此引發。因此夏天無論在哪里下水,都還是需要小心。
▲圖源: picture alliance/Chris Emil Jan?en
那么有沒有預防的辦法?有的。一些已知含有弧菌的浴場已開始調查水源污染情況,尤其是在夏季。例如,梅前州衛生和社會事務辦公室就會隨機抽查波羅的海沿岸水樣,“如果風險增加,州政府就會發出警告。”歐盟委員會也推出了針對北海和波羅的海的交互式“弧菌地圖查看器”,能根據地表溫度和鹽度,計算當前的弧菌大規模繁殖風險。所以,海邊是可以去的,水也不是不能下,但千萬,別把風險當成新聞里才有的事……
(歐洲時報德國版莊生綜合報道,轉載請注明公眾號GermanReport)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