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華人網消息:拉齊奧大區近日通報,一名82歲女性因感染西尼羅病毒(West Nile Virus)于拉蒂納省豐迪市圣喬瓦尼·迪奧醫院不幸去世。據悉,死者名為菲洛梅娜·焦萬朱利奧(Filomena Giovangiulio),居住在內羅拉市,曾于7月14日因持續高燒和神志混亂被緊急送醫,但最終仍未能挽回生命。
目前拉齊奧大區共確認6例西尼羅病毒感染者,均集中在拉蒂納省。其中2名患者因存在其他合并癥狀,病情嚴重,正在拉蒂納市圣瑪麗亞·戈雷蒂醫院接受治療,其余4人病情已逐漸穩定。
為應對疫情,拉齊奧大區自7月17日起已啟動一系列監測與防控措施,特別針對拉蒂納省制定了如下應急方案:
加強對一線醫療人員的防疫培訓,包括家庭醫生、兒科醫生、急診科與社區醫生;
組織地區獸醫參與疫情監控;
針對疑似病毒活動區域,方圓200米內展開定向蚊蟲孳生地消殺作業,重點防治庫蚊(Culex pipiens);
提醒公眾做好防蚊工作,主動配合社區清除孳生源;
醫生對原因不明的發熱病例應納入西尼羅病毒的鑒別診斷范圍;
加強對馬匹健康狀況的臨床檢查,并在疫情相關地區啟動血清學篩查。
拉齊奧大區衛生部門指出,拉蒂納省地形復雜,庫蚊常常在農田灌溉渠道、路邊水溝等小型積水處繁殖。目前各市政當局已開始補充環境衛生整治,最大限度消除潛在隱患。
衛生局強調,西尼羅病毒通過蚊蟲叮咬傳播,不會在人與人之間直接傳播。人類感染源于被攜帶病毒的蚊子叮咬,亦不會再傳染給其他蚊子或人類。最有效的防控措施依然是各市民個人的防蚊意識和行為。
該病毒主要由庫蚊傳播,原宿主為野生鳥類,蚊蟲通過叮咬鳥類獲得病毒后,可能感染偶然宿主如馬匹和人類。值得注意的是,傳播媒介并非常見的“虎蚊”,而是普通的夜間活動蚊種。
除蚊蟲叮咬外,西尼羅病毒還有極少數經血液輸注或器官移植傳播的記錄,更罕見的是母嬰傳播途徑。目前,多數感染者不會出現任何癥狀,僅有約20%的患者表現出輕癥,如發熱、頭痛、惡心、嘔吐、淋巴結腫大或皮疹,癥狀通常數日內自行緩解,極個別會持續數周。
對不同年齡群體,該病表現略有不同:兒童通常表現為輕度發熱,青壯年則可能出現中高熱、眼紅、頭痛和肌肉酸痛。老年人及免疫力低下者則更容易發展為重癥,可能伴有高燒、嚴重頭痛、肌無力、意識混亂、震顫、視覺障礙、嗜睡、抽搐甚至癱瘓或昏迷,部分神經系統損傷可能為永久性。數據顯示,重癥發生率約為1/150。
拉齊奧大區提醒廣大市民,一旦出現38.5度以上發燒、關節和肌肉疼痛、頭痛、皮疹或意識障礙,應及時就醫。個人防護措施包括使用驅蚊劑和家庭用殺蟲劑、穿淺色長袖衣褲、避免在清晨和傍晚戶外活動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