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慮憲,求善良,足以謏聞,不足以動眾;就賢體遠,足以動眾,未足以化民。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學乎?。ā抖Y記·學記》)
三個層次:
1、發慮憲,求善良——足以謏聞,不足以動眾
2、就賢體遠——足以動眾,未足以化民
3、化民成俗——必由學乎
這是從口號到生活方式。
謏,從言,從叟。言語老了,就是沒有活力了,沒法產生行動的力量了,就是聽膩了,聽麻木了。聽口號聽得麻木了,什么“天視自我民視,天聽自我民聽”啊,“以百姓心為心”啊,說多了,聽多了,就麻木了。
最后“聞”就被人家拿走了,人家聞思修一體。
所以,我們要找回我們的“聞”,從麻木從蘇醒過來,要有覺,從事中覺知。如習醫,望聞問切,把“聞”找回來。聞其風而悅之,要善聽,聆聽,諦聽,循耳目內通。
我們常用的俗語“洗耳恭聽”,不是一句口頭禪,不能就此麻木。洗耳恭聽,就認真了,用心了,學問之道,本就是用心之道。明圣賢之用心,心心相印,方能為往圣繼絕學。這就是學問之道,學之道,從“發慮憲、求善良”覺入,從“就賢體遠”深入,從化民成俗切入。
動眾,興發也。能自然地打動、影響人,君子之德風,如此大家會朝向好的方向,從“求善良”的大方向,到“就賢體遠”的目標感,從就賢體遠到落實到日常生活,也就是化民成俗,化道于平常日用中,知行一體。
這種化,是大化無形,是參天地制造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