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浩俊
文章首發于“譚浩俊”,歡迎大家在朋友圈和微信群轉發。公眾號及其他平臺轉載請在后臺留言。
據媒體報道,近日,遼寧朝陽一老年“暴走團”與消防車、救護車“對峙”的視頻,引發廣泛關注。視頻顯示,“暴走團”列隊準備出發時,占據路中央,阻擋了兩輛消防車和一輛救護車通行,雙方僵持了一兩分鐘,最后救護車靠邊騰地,老人們列隊出發。7月18日,當地派出所工作人員回應稱,這是個素養問題,會聯系負責人進行批評教育。
報道還稱,當時兩輛消防車、一輛救護車是去執勤,而非緊急任務。言下之意,“暴走團”不讓路是有理由的。我們不禁要問,特種車輛執勤時“暴走團”不讓路,執行緊急任務時,“暴走團”就會讓路嗎?太幼稚了,也太可笑了。要注意的一個事實是,這些老年“暴走團”,早已把違法違規占道當成習慣了。對車輛如此,對行人也是如此。誰要敢阻擋他們前行,就會集體攻擊,甚至做出各種惡劣行為。
殊不知,老年“暴走團”發生違法違規行為,并非只發生在遼寧朝陽,幾乎每個城市都有類似問題。用有些市民的話說,老年“暴走團”已經成為社會的公害之一。這不是危言聳聽,而是老年“暴走團”的行為,已經讓廣大市民深惡痛絕。他們就像一匹飛奔在城市道路上的野馬,橫沖直撞,根本沒有一點規矩規則意識。看到老年“暴走團”過來,無論是車輛還是行人,都要快速讓路。
實際上,何止是老年“暴走團”,老年“廣場舞”,同樣成為廣大市民非常反感的一個社會矛盾。高音響影響居民休息、與年輕人搶籃球場、與小區居民發生沖突,等等,類似消息層出不窮。也就是說,某些老年人正在用自己的不良行為、惡劣行徑,損害著老年人群體的形象。
暴走也好,廣場舞也行,作為健身的一種方式,應當支持。前提是,不能以損害他人利益、尤其是公共利益為代價。尤其像“暴走團”阻擋消防車、救護車行駛這樣的行為,切不可用單純的“素養問題”來處理。如果對這個問題的處理,只是批評教育,而不上升到法律層面,總有一天會為此付出慘重代價。因為,在這些老年人的眼里和心里,早就不把法律當回事,而只有自己,只要自己開心,就會不顧一切。
如果在消防車、救護車在執勤時遇到老年“暴走團”的阻擋,而不是在執行緊急任務時被阻擋,就可以對老年“暴走團”的行為放任不管,不追究“暴走團”負責人和主要責任人的法律責任,使其知道法律的威嚴,更為嚴重的后果就會到來,“暴走團”也會承擔更為嚴重的法律責任。所謂小洞不補、大洞吃苦,說的就是這個道理。今天的依法追責,是為了明天不出現大洞吃苦現象。
某些老年
人的“霸道”“蠻橫”“不講理”,尤其是自私自利,依靠簡單的批評教育,是很難起到效果的。特別是老年“暴走團”等群體,在他們心里,始終有一種“法不責眾”的錯誤認知,以為自己人多,即便闖了禍,也不可能追究他們的法律責任。而警方把老年“暴走團”阻擋消防車、救護車的行為輕描淡寫地概述為素養問題,實際就是在縱容這些老人行走在法律邊緣,是默認他們的行為可以損害他人利益、公共利益,導向很差,留下的隱患很多。
法治社會,最有力的武器,就是對一切違法違規違反公共道德和損害公共利益的行為說“不”,縱然違法人員眾多,也不能法不責眾,而要嚴厲追責。我們可以想象,遼寧朝陽警方認為老年“暴走團”的行為只是素養問題,原因也很簡單,就是不想惹事,擔心處理了“暴走團”負責人會引來老人們的集體圍攻。但是,如果此次不處理,一旦發生了更為嚴重的問題,出現了嚴重后果,警方又當如何處理呢?仍然以素養問題將其擱置嗎?難道素養不高就可以損害他人利益、公共利益嗎?
車輛可以給老年“暴走團”讓路,法律不能讓路,不能給違法違規行為讓路,這是一條最基本的原則和底線。老年人愿意通過暴走等方式健身,那是他們自己的選擇。前提是,不能損害他人利益和公共利益。當出現損害他人利益和公共利益的行為時,就得依法制止。否則,就會慢慢演變成社會矛盾的焦點,甚至成為影響社會穩定和安寧的不利因素。且不止于“暴走團”,廣場舞等如果出現損害他人和公共利益的行為,也要依法處置。
今日頭條 | 搜狐 | 一點資訊 |
新浪頭條 | 大魚號 | 雪球 |
百家號 | 東方財富 | 智云平臺 |
京東金融 | 小紅書
作者|譚浩俊
微信|thj19881007
微博|譚浩俊微財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