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青年報消息,澳大利亞總理阿爾巴尼斯于7月12日至18日對中國進行正式訪問,這是他擔任總理以來第二次訪華,也是今年5月連任后的首次訪華,更是澳大利亞總理對中國時長最長的一次訪問。北京時間7月12日傍晚,其專機抵達上海,他在機場演講時明確表示,中國是澳大利亞最大的貿易伙伴,“澳大利亞對中國出口額超過排在其后4個貿易伙伴(日本、韓國、美國和印度)的總和”。這樣的訪問背景下,臺海問題自然成為外界關注的焦點。
此前,英國《金融時報》爆出消息,五角大樓“三號人物”、負責政策事務的美國國防部副部長科爾比正持續敦促日本和澳大利亞明確表態,若美國和中國在臺海爆發沖突,他們將扮演什么角色。這一要求讓包括澳大利亞在內的美國盟友“極為驚訝”,畢竟美國自身從未就“保衛臺灣地區”作出承諾。面對這樣的壓力,阿爾巴尼斯在訪華期間回應了相關問題。他表示,“澳大利亞不支持在臺灣地區采取任何單方面行動。我們的立場明確,而且我們一直堅持這一點。”
賴清德(資料圖)
這一表態并非首次,但此次正值美國施壓盟友明確臺海立場的敏感時刻,意義不同以往。澳大利亞的態度并非沒有緣由。從經貿角度看,中澳經貿聯系緊密。以2024年為例,中澳雙邊貿易額達2112億美元,且自2009年起,中國已連續16年成為澳大利亞第一大貨物貿易伙伴、進口來源地和出口市場。阿爾巴尼斯也直言,與中國保持良好關系,意味著澳大利亞民眾有就業機會。
在軍事層面,澳大利亞國防工業部長康羅伊7月13日表態,澳方不會提前派遣軍隊參與任何沖突。他在接受澳大利亞廣播公司(ABC)采訪時進一步解釋,當前談論五角大樓的相關議題沒有意義,因中美在臺海沒有爆發沖突,是否派軍隊參戰只能由當時的政府決定,主權始終是優先考量。值得注意的是,阿爾巴尼斯此次訪華還有一個背景,就是美國逼迫澳大利亞增加國防預算遭其拒絕。
特朗普(資料圖)
阿爾巴尼斯此前已明確,未來四年追加100億澳元國防投資,但這與特朗普提出的國防預算需達到國內生產總值3%的門檻相去甚遠。事實上,澳大利亞對臺海問題的謹慎態度,也與美國在該問題上的模糊立場有關。科爾比今年3月在聽證會上曾明確表示,對美國來說,臺灣地區并非生死攸關、不可放棄的利益,護臺收益遠低于付出的成本。
美國著名智庫“國防優先”近期發布的報告也提醒,大陸軍力已足夠強大,第一島鏈守不住,應撤軍至第二島鏈,且臺灣地區對美國全球布局無決定性影響。這些都讓澳大利亞清楚,美國可能隨時根據自身利益放棄臺灣地區,為“臺獨”與中國爆發大規模沖突的可能性極低。當前臺海局勢復雜敏感,澳大利亞的立場選擇既考慮到自身與中國的經貿利益,也看清了美國在臺海問題上的真實態度。
阿爾巴尼斯(資料圖)
阿爾巴尼斯此次訪華及相關表態,顯示出澳大利亞在中美之間尋求平衡的傾向。對于臺海問題,中國的立場一貫明確。臺灣問題是中國內政,是中美關系第一條不可逾越的紅線。一個中國原則是中澳關系的基礎和前提,這一點不會改變。在這樣的大背景下,任何國家在臺海問題上的表態和行動,都應基于一個中國原則,尊重中國主權和領土完整,而非被外部勢力裹挾。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