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驕陽下,75歲的溫邦賢輕啟塵封已久的醋壇,仔細查看醋醅的成色,濃郁的醋香瞬間彌漫開來。這壇已晾曬數年的醋醅,凝聚著他半個世紀的堅守與匠心。布滿歲月痕跡的手指輕觸發酵中的醋醅,如同老中醫把脈般專注而虔誠。
在溫邦賢的醋園里,密密麻麻的醋缸整齊排列,在陽光下靜靜發酵。
“醋在壇中至少要存放一年,我們這里曬著的醋醅年份各不相同,有的三五年的,最長的甚至有二十多年。年份越長產品質量越高。”作為貴州金沙縣禹謨醋傳統技藝的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溫邦賢對每個發酵環節都一絲不茍。這位與醋結緣半個多世紀的老人,用畢生心血守護著這門技藝。
上世紀50年代,年輕的溫邦賢在禹謨鎮學到傳統釀醋技藝后,便開始了家庭作坊式的釀醋生涯。從最初幾十個醋壇起步,到如今年產600多噸的規模,溫邦賢始終堅持古法釀造。“我們保證傳統工藝的品質,讓老百姓吃上更好的醋。”樸實的話語道出了這位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的初心。
在溫邦賢的醋園里,密密麻麻的醋缸整齊排列,在陽光下靜靜發酵。
在溫邦賢的醋園里,時間是最重要的調味師。密密麻麻的醋缸在山崗上整齊排列,在陽光下靜靜發酵,構成了一道獨特的風景。這種對時間的尊重,成就了禹謨醋不可復制的品質。“現在基本上都是回頭客,有些顧客甚至專程開車來買。”溫邦賢欣慰地說。
溫邦賢正在仔細查看醋醅成色。
2019年,禹謨醋釀造技藝被列入貴州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如今,這位古稀老人已將“非遺”做成事業,讓百年醋香飄向更遠的地方。夕陽下,溫邦賢緩緩蓋回醋壇,醋缸在余暉中投下長長的影子,仿佛在訴說著一個關于堅守與傳承的動人故事。(文/圖 金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