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雨菲0-2不敵安洗瑩,這場日本公開賽的1/4決賽本來是焦點戰,賽前大伙都覺得有機會掰一掰手腕,結果比分一出來,說實話,多少有點泄氣,16-21、9-21,分差擺在那,第一局還算有點來回,第二局基本沒給喘息的機會,這不是意外,反倒像是現實的又一次提醒——世界第一的含金量,真不是白給的。
其實看陳雨菲這場開局,狀態并不算差,前半段還能咬住比分,甚至偶爾有點小爆發,防守端硬扛、進攻端也敢拼,問題是安洗瑩現在的節奏控制和線路變化,幾乎把陳雨菲的節奏徹底拆了,尤其第二局,陳雨菲幾次試圖提速反擊,但對面就是不慌,控球、落點、節奏切換一氣呵成,說白了,這就是頂級女單的標配壓制力,球迷嘴里常說的“碾壓,現場就是這種感覺。
問題來了,陳雨菲到底輸在哪?有人說是體能,有人說是狀態,也有人說是技戰術被對手吃透,其實都沾點邊,但最根本的,還是安洗瑩今年的進步太快,打法更成熟,心理更穩,細節更狠,陳雨菲這套以穩守反擊為主的體系,面對對方這種攻防一體、切換自如的打法,容錯率太低,稍微一松就被連拿分,第二局9分基本就是被按著打,這不是“擺爛,是體系和狀態的真實差距。
回頭聊聊國羽女單的整體困境,這場陳雨菲輸了,外界討論又多了起來,有球迷調侃,女單是不是又要進入“信心危機期,其實這話有點狠,但也反映了目前的現狀,陳雨菲是國羽女單最穩定的一環,世界排名和大賽履歷都有保障,可一遇到安洗瑩、山口茜這些頂級對手,勝率就有點尷尬,這不是單場波動,是這兩年累積下來的結構性矛盾,大家都盼著有新人頂上來,可短時間內還真找不到下一個“陳雨菲。
當然,男單那邊也不輕松,翁泓陽輸給了東道主渡邊航貴,至此國羽男單只剩石宇奇一人獨撐大旗,這局面,說難聽點,確實不夠理想,但也沒到“擺大爛的地步,畢竟石宇奇狀態不錯,后面還有沖擊力,不過整體看,國羽現在的單打厚度,跟巔峰時期還是差了一大截,想要多線開花,恐怕還得再等等。
單打壓力大,混雙倒是給力,這次馮彥哲/黃東萍和蔣振邦/魏雅欣雙雙晉級,甚至有望會師決賽,這算是小驚喜,國羽混雙一直是強項,算是扳回點面子,尤其馮彥哲組合的進攻效率和臨場應變,都比之前有提升,蔣振邦這對新人的成長也很快,未來可期,不過說白了,混雙再強,也難掩單打主線的短板,這種“偏科現象,是國羽這幾年一直被外界詬病的點。
回顧本場比賽,安洗瑩的表現可以說是“無死角,特別是落點控制和節奏變化,幾乎讓陳雨菲沒有太多主動權,回頭看兩人過往交手,安洗瑩已經逐步建立心理優勢,說句難聽的,陳雨菲這套打法,面對安洗瑩這種全能型選手,已經很難有驚喜,除非能在發接發和中前場主動性上做出突破,否則下次再遇到,還是難打。
賽后不少球迷在評論區對噴,有為陳雨菲打抱不平的,也有直接“點贊回懟說女單整體就這水平,這種爭論其實每年都有,關鍵還是整體趨勢沒變,世界女單格局已經徹底洗牌,韓國、日本、印尼這些選手明顯更敢打,國羽如果還想保住傳統優勢,不能光靠一兩個人硬撐,得系統升級,這不是一年半載能解決的事。
其實這場失利未必全是壞事,至少讓大家看清了差距,也給教練組提了醒,東京賽場的壓力、亞運年后的密集賽程、年輕選手的成長速度,都是擺在眼前的現實問題,陳雨菲輸球不是終點,如果能以此為契機,調整打法、補足短板,未來還是有希望的,不過現在的國羽,最需要的是時間和耐心,而不是盲目的喊口號。
總的來看,這場敗仗本身并不意外,意外的是比分差距之大和過程的無力感,國羽女單短期內想要翻身,難度不小,混雙雖然有亮點,但整體厚度還需提升,想要重回頂峰,除了靠陳雨菲們“死磕,更要靠一代代新人的成長和體系的升級,球迷可以著急,但更重要的是看清現實,別光盯著一場球的輸贏,放長遠點,未來總歸還有機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