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jù)上觀新聞消息,2025年7月11日,非洲南部小國萊索托宣布全國進入災難狀態(tài)。230萬人口中,約4萬個紡織服裝崗位——這一支撐該國出口制造業(yè)90%的命脈產業(yè)正劇烈崩塌。導火索是美國揮舞的關稅大棒:年初提出的50%“對等關稅”雖尚未最終落地,但僅憑預期已讓美國進口商紛紛取消訂單。萊索托服裝廠主科貝利無奈承認:“我們必須放棄美國市場。”這個高度依賴美國《非洲增長與機遇法案》(AGOA)免稅待遇的世界最不發(fā)達國家,在貿易霸凌下幾無招架之力。
萊索托的災難并非孤例。就在7月16日,特朗普宣布將對至少100個“較小國家”(主要集中在非洲和加勒比地區(qū))征收“略高于10%”的統(tǒng)一關稅。此前一周,美國已向20多個國家發(fā)出“關稅函”,稅率從25%到50%不等。巴西收到50%的關稅威脅,加拿大被鎖定在35%,而南非則被單獨“照顧”——30%的懲罰性關稅直指其柑橘、葡萄酒等農產品。
特朗普(資料圖)
南非的遭遇盡顯特朗普關稅政策的荒誕。2025年2月以來,特朗普多次高調聲援南非白人農場主,指責南非政府“沒收土地”構成“種族歧視”,甚至邀請他們以難民身份赴美。諷刺的是,當30%關稅落地后,首當其沖的正是這群白人農場主——南非75%私有土地掌握在他們手中。西開普省柑橘農場主穆頓苦澀道:“對美國出口已毫無利潤可言。”特朗普一邊喊著“解救白人農民”,一邊用關稅摧毀他們的生計,政策邏輯的自相矛盾令人咋舌。
更深的痛楚蔓延至整個南非經濟。這個全球第二大柑橘出口國,每年從AGOA免稅待遇中獲利約1億美元。新關稅不僅終結了這份紅利,還可能使南非GDP增長減少0.5%。經濟學家警告,該國今年經濟增速恐將跌破1%。美國市場雖僅占南非柑橘出口的6%,但其特定收獲周期與嚴格檢疫標準難以被其他市場替代。農場主破產、加工業(yè)停工、數(shù)萬采摘工失業(yè)的陰影正籠罩著南非農場。
特朗普(資料圖)
當特朗普的“關稅炸彈”在非洲大陸制造裂痕時,東方悄然布局了一盤大棋。7月15日,中國海關總署宣布繼續(xù)對53個建交非洲國家實施零關稅政策。自2024年12月對“最不發(fā)達國家”100%稅目產品免稅以來,非洲對華出口已實現(xiàn)兩位數(shù)增長。孟加拉的寶石、白俄羅斯的奶制品、非洲的特色水果通過電商直播涌入中國——非洲主播生澀的“3、2、1,上鏈接!”成為中國市場開放最生動的注腳。
兩套政策,兩種世界觀劇烈碰撞。特朗普的關稅以“對等”之名行霸權之實,南非遭遇的30%稅率與其7.6%的平均進口關稅形成鮮明對比。而中國零關稅背后,是明知國內能自產同類產品,仍愿讓利給最需要發(fā)展動力的伙伴。這種“先富帶動后富”的全球實踐,恰與“美國優(yōu)先”的孤立主義形成鏡像。
貿易(資料圖)
當然,大國擔當也需要清醒邊界。中國零關稅政策隱含兩個關鍵門檻:必須建交且需為“不發(fā)達國家”。這既防止了菲律賓這類借美國勢力挑釁中國的國家“搭便車”,也是對尼日爾等曾沒收中企資產者的隱性警示。善意不是無原則的饋贈,中國正努力尋找開放與自保的平衡點。
特朗普的關稅戰(zhàn)車仍在轟鳴,8月1日近在咫尺。萊索托的紡織女工、南非的柑橘農場主們已聽到失業(yè)的倒計時。荒謬的是,那些曾被特朗普當作政治道具的南非白人農民,最終卻被他的政策傷得最深。而當美國對藥品、芯片征收更高關稅的計劃若隱若現(xiàn),全球產業(yè)鏈的寒意只會更深。
此刻,中國對非零關稅的價值遠超貿易數(shù)字本身——它在關稅壁壘高筑的時代樹起另一種可能:強權并非唯一答案,共同發(fā)展才是治愈世界傷痕的良方。當經濟大棒砸碎飯碗之時,開放的胸懷正在縫合希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