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鐵飛馳的時代,一列往返于廣西南寧與廣東湛江之間的“綠皮”慢火車,依然以它特有的節奏穿行在南國的山水之間。438公里的路程,11個車站,近7小時的旅程,平均時速不足100公里——這樣的“慢暑運”列車,卻因其親民的票價和密集的??空军c,成為沿線居民出行的首選。
這列慢火車是民生關懷的生動注腳。暑運期間加掛的兩節“果蔬專廂”,成為連接城鄉的綠色紐帶。玉林果農的百香果竹筐整齊排列,挑擔上車的老鄉能在湛江多賺三成差價。這抹穿行于粵桂山野間的綠色,正編織著鄉村振興的希望。在暑運高峰的蟬鳴聲中,站站停的耐心為山貨出山鋪就了“最后一公里”的坦途。
自1978年開行以來,這趟列車就默默履行著粵桂兩省區紐帶的使命。廉江站上車的農具安靜地躺在座椅下,見證著這趟列車半個世紀的堅守。如今,玉林站過道里的控溫貨架守護著新鮮希望,8℃恒溫14小時的呵護,讓帶露的荔枝直抵大灣區,損耗率比公路運輸降低37%。
當貴廣高鐵以300公里的時速飛馳而過時,這列綠皮車依然會在文地站停留4分鐘——這珍貴的240秒,讓果農的竹筐增值30%,換來學子新學期的課本;廉江站的現金窗口前,皺褶的鈔票遞進窗內;竹筐免費的老規矩,為老鄉省下生活開支。11個站點如同共同富裕的標尺,文地站的精準???,廉江站的生鮮貨架,都是鐵路為趕路人精心準備的驛站。
暮色中,空竹筐在月臺上輕輕晃動,記錄著果農的豐收喜悅;沾著糖霜的車票,訴說著甜蜜的旅程。這列馱著星河的綠皮車,正扎進南國的夜色。在中國速度的宏大敘事里,高鐵是銀色的詩行,而慢火車則是沉郁的韻腳——它告訴我們,在這個追求速度的時代,總有一些溫暖值得慢慢抵達,總有一些堅守鐫刻著鋼軌的溫度。(文/莫申揚)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