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安青
編輯 | 9527喵咕君
隨著《歌手2025》第十期于7月18日晚如期播出,網絡熱度再度飆升。
根據歡網和酷云數據顯示,節目實時收視雙雙破1,連續霸榜當晚綜藝類第一,成為名副其實的“流量收割機”。
“黃麗玲第一名”、“GAI淘汰”、“單依純氣聲爭議”輪番登上熱搜,引爆無數話題討論。
從情懷回歸到實力比拼,從翻盤突圍到淘汰爭議,這一期堪稱是節目開播以來最復雜,也最情緒拉滿的一期。
黃麗玲:天生歌姬,王者歸來
本期作為補位歌手回歸的黃麗玲,用一首《失戀無罪》炸翻全場。
開口即高光,音準穩定得幾近“CD級別”,高音穿透力強,低音情緒飽滿,連編曲里略顯老舊的元素都被她的唱功“修補”得天衣無縫。她不僅僅是重現經典,更是用一種站在高處俯視全局的方式,直接碾壓了賽場的緊張氣氛。
整個舞臺風格大氣沉穩,情緒張弛有度,觀眾甚至能感受到那種“她來就是為了奪冠”的壓迫感。
拿下當晚第一,毫無懸念,也無可爭議。
艾莉西亞·伊芙琳:視覺與聲音的張力并存
她選的是情緒密度極高的《Zombie》,從造型到舞臺布置都營造了一種精靈般的夢幻感。
開場吟唱極具畫面感,現場觀眾迅速進入她編織的音符空間。
然而,問題也很明顯:演比唱更強,聲線單薄無法完全撐住編曲,后段高潮部分明顯吃力,差點被樂隊“蓋掉”。
但她憑借獨特的風格和穩定的舞臺表現,加上海外觀眾的強力支持,最終仍然拿下第二名。
雖有爭議,但這就是《歌手》的現實,不是所有排名都由唱功決定。
李佳薇:穩定輸出,穩步上升
作為揭榜成功的選手,李佳薇在這期選唱李玟的《想你的365天》,向已故歌壇天后致敬。
開場因緊張略有瑕疵,音色起伏不定,但很快進入狀態,后段情緒感染力十足,尤其在副歌部分的高音處理上表現極具張力。
她的演唱沒有花哨技巧,卻處處體現“穩”字,舞臺掌控力一流。
雖然沒有帶來驚艷的爆點,但整體完成度極高,唱出了真情實感,也喚起了觀眾對李玟的懷念。
最終排名第三,實至名歸。
陳楚生:文藝王者,再次出圈
這次陳楚生選唱門尼的原創作品《紅繡花》,并請來原作者親自參與改編,體現出對音樂人的最大尊重。
整首歌講述戰爭背景下的愛情,陳楚生用極具故事感的唱腔,把這首歌的宿命感表現得淋漓盡致。
尤其嗩吶的加入,把舞臺氛圍拔高至情緒極致,而他由低吟到高唱的轉變,更像是角色的情緒爆發。
不是炫技,而是走心。
他沒有刻意“炸場”,卻牢牢抓住觀眾情緒。
這種“藝術性+音樂性”的結合,讓他第四名也同樣具有說服力。
米奇·蓋頓:真誠有余,突破不足
《There You’ll Be》本身傳唱度高,但她的詮釋平穩中缺乏波瀾。
她嘗試融入中文歌詞,顯示出極大的誠意,但整段表演更像是完成任務,缺少個人特色的表達。
技術沒有問題,但也沒有記憶點,中規中矩的演唱讓她顯得有些“保守”,即便在高音區也未能爆發出更強的感染力。
最終排名第五,略顯驚險,但也拿出了符合她水平的表現水準。
單依純:爭議未平,成績慘淡
單依純帶來了孫燕姿的經典曲目《開始懂了》,風格回歸清淡樸素,編曲沒有大改,聽感確實比之前更舒服。
問題是,她仍舊在演唱中大量使用氣聲,前半段像是情緒不到位的“哼唱”,容易讓聽眾產生距離感。
而后半段才真正找回狀態,聲音清亮、咬字清楚,甚至讓人回憶起她初登《好聲音》舞臺時的模樣。
這種表現,使她的舞臺分裂感強烈。
盡管爭議不斷,但她依然憑借粉絲支持與投票優勢穩居第六,順利晉級。
GAI:用盡全力,仍難敵“劇本”
GAI這一期,是徹底放下所有包袱上場的。
他唱的《故湘·風》,是一首融合了長沙方言、傳統民樂和現代說唱的作品。
開頭便是熟悉的《瀏陽河》旋律,隨后轉入充滿畫面感的獨白與旋律說唱,情感深厚到讓人回味起家鄉的味道。
他不是在表演,而是在講述家鄉、家人、故土,一字一句都有重量,情緒層層遞進,直到爆發。
臺下觀眾感動不已,評審甚至有人落淚。這是他參加節目以來最有深度、最具文化底蘊、最能體現個體價值的一個舞臺。
但,這一切都沒能改變結果。最終排名第七,慘遭淘汰。
更荒誕的是,他并非唱得不好,而是“規則”讓他走人。
因為林志炫沖榜成功,按照“7選3”的規則,他成為“犧牲者”。明明現場觀眾把他投進前四,專業評審多數也支持他,卻敵不過“云端投票”那4.65%的冷冰冰數字。
那一刻,所有人都意識到,這個節目早已不是“看誰唱得最好”這么簡單。
GAI的心態也讓人欽佩。他沒有發火,也沒有情緒化地抱怨,只是在下場前說了句:“不要在意那些?!?/p>
這句話,說給自己聽,更說給在場每一個真正熱愛音樂的人。
他懂游戲規則,也看透“工具人”的命運。
早在第六期他就想走,唱了被節目組改得面目全非的《黃種人》,憤懣地說“還得茍一期”。
第九期他甚至徹底放飛自我,整個人的積極性都不太高。
但現在,第十期他真心投入,卻成了“規則”下的棄子。
為何觀眾投票無力回天?為何評審意見被邊緣化?為何唱得好的不一定留下,而“流量穩定”的永遠安全?
“沖榜機制”“云端數據”“臨時規則”,像早寫好的劇本,一點點把GAI推向“工具人”的結局。
可笑的是,他曾想走,節目不放,他終于想留,節目卻送他走。
GAI,成了這個舞臺上最大的“工具人”,也成了這個舞臺上最讓人惋惜的歌者。
最后你對GAI的淘汰有什么看法?在評論區參與討論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