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入伏!老輩人常說"伏天吃對,少遭罪",這5樣平價食材趕緊安排上
眼看明天就要入伏了,窗外的太陽跟個火球似的,走兩步路就渾身冒汗,回到家往空調房一鉆,舒服是舒服,可沒多久就覺得嗓子眼發緊、渾身不得勁——這不就是老人們常說的"伏天濕邪纏身"嘛!
其實啊,伏天進補不用非得大魚大肉,廚房里那些不起眼的食材,才是老天爺賜的"消暑神器"。今天就給大家念叨念叨,我家每年入伏必吃的5樣東西,做法簡單還省錢,吃對了一整天都清清爽爽!
紫蘇:空調房里的"驅寒小能手"
前幾天我媽貪涼,晚上開著空調睡,早上起來就鼻塞頭疼,我趕緊摘了院子里的紫蘇葉,給她做了道蘇炒雞翅,吃完出了身汗,立馬舒坦了。這紫蘇葉看著普通,渾身都是寶——它那股獨特的辛香,能把空調吹出來的寒氣"逼"出去,夏天吃魚蝦怕鬧肚子?扔幾片紫蘇葉同煮,比啥都管用。
我家做蘇炒雞翅有個小訣竅,雞翅一定要提前用刀劃幾道口子,煎到兩面金黃時再下姜蒜爆香,加一勺生抽一勺老抽,燜上十分鐘,最后扔一把紫蘇葉翻兩下就出鍋。那香味兒,隔著樓道都能聞見,我家孩子平時不愛吃菜,就著這雞翅能多扒兩碗飯。
綠豆芽:腸道里的"清道夫"
要說伏天最解膩的菜,我投綠豆芽一票!菜市場三塊錢能買一大袋,泡在水里白白嫩嫩的,看著就清爽。我老公是個"肉食動物",夏天總喊著沒胃口,直到我做了這道豆芽炒肉——瘦肉丁用淀粉抓過,炒得嫩滑,再扔一把綠豆芽快炒,最后撒把韭菜提香,他一人能光盤。
別看綠豆芽不起眼,它可是個"狠角色"。我婆婆常說,伏天吃再多冰西瓜都不如來盤涼拌豆芽,膳食纖維多到能把腸道里的"垃圾"全帶走。不過炒的時候得記住,豆芽千萬別炒久了,不然軟趴趴的沒嚼頭,大火快炒半分鐘,脆生生的才好吃。
冬瓜:把濕氣"喝"出去
每年
入伏,我家冰箱里總躺著個大冬瓜。96%都是水分的它,簡直是為夏天量身定做的——我老公工地干活回來,渾身汗濕透,喝上一碗冬瓜蝦仁湯,咕嘟咕嘟下肚,汗就少了大半。冬瓜皮千萬別扔,帶皮煮出來的湯帶著點自然的甜味,連糖都不用放。
做這道菜有個偷懶的法子:冬瓜切薄片,蝦仁不用去線(市場買的時候讓老板處理好),油熱了先把蝦仁炒到發紅,倒冬瓜片翻兩下,加半碗水燜十分鐘,撒把鹽和蔥花就行。我家娃總說這湯像"大海的味道",其實啊,是把身體里的濕氣都變成汗水排出去了,能不舒服嗎?
苦瓜:越吃越香的"降火神器"
小時候最討厭苦瓜,覺得苦得難以下咽,直到我媽做了次苦瓜炒牛肉。牛肉切薄片用生抽腌過,炒得嫩得能掐出水,苦瓜先用鹽水泡十分鐘,苦味去了大半,兩者一結合,居然有種"苦中帶甜"的奇妙味道。現在我家每周必吃一次,我爸說這叫"以苦攻苦",夏天吃了不上火。
處理苦瓜有個小技巧:挖掉籽后別直接切,先在水龍頭下沖半分鐘,沖掉里面的白瓤,苦味能減一半。炒的時候一定要大火快炒,牛肉變色就盛出來,不然老得嚼不動。我閨蜜原來也不吃苦瓜,嘗過我做的這道菜后,現在三天兩頭來蹭飯呢!
絲瓜:伏天里的"天然潤膚露"
要說伏天最溫柔的菜,非絲瓜莫屬。剛摘的絲瓜帶著絨毛,削皮的時候能看見黏糊糊的汁液,我奶奶說這是"天然的潤膚水",夏天吃了皮膚都透著光。最簡單的做法就是絲瓜炒雞蛋,雞蛋炒得金黃蓬松,絲瓜炒到微軟,筷子一夾能拉出絲來,拌米飯吃絕了。
記得去年伏天我長了一臉痱子,我媽連著給我做了一星期絲瓜湯,就清水煮絲瓜,加個雞蛋,清淡得像沒味道,可痱子居然慢慢消了。后來才知道,絲瓜里的黏液質能清熱化痰,難怪吃完總覺得嗓子潤潤的,比喝多少涼茶都管用。
其實啊,伏天進補哪用那么復雜?就像我婆婆說的:"老天爺給啥就吃啥。"這五種食材在菜市場隨處可見,貴的不超過十塊錢,卻能把伏天的"濕、熱、乏"全趕走。明天入伏,你家打算做哪道菜?要是不知道怎么做,評論區問我,我手把手教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