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魯能最近的首發名單一出,球迷圈子立馬炸了鍋,彭嘯終于在對陣大連英博的比賽里拿到了首發機會,這對他來說算是本賽季的“高光時刻,畢竟前面在二隊連續三場梅開二度,早就有球迷喊著讓他上一隊試試水,現實卻是崔康熙遲遲沒給機會,彭嘯心里估計也憋著一股勁,這回能首秀,情緒肯定復雜,既有自豪也有點無奈,畢竟在魯能打破“天花板不是一天兩天的事。
不過這場比賽的名單里,真正讓人琢磨的是另外一個人——畢津浩,這位老將上賽季加盟魯能后,風評一直不咋地,球迷普遍覺得他是“關系戶,能來泰山隊主要是沾了崔康熙的光,場上表現也被各種放大,動不動就被質疑“擺爛或者“劃水,這回沒進大名單,有人說是狀態問題,其實更像是風向變了,崔康熙不在,畢津浩的“靠山也沒了,你說巧不巧。
現在問題來了,崔康熙剛剛被爆料要接手K聯賽冠軍隊,外界立馬猜測他會不會把畢津浩帶去韓國“留洋,畢竟師徒情深不是一天兩天,崔康熙之前在全北現代的時候就愛用老將,這次去K聯賽,理論上帶一個熟人去打輪換也說得過去,畢津浩自己也曾經說過,職業生涯最大的遺憾就是沒能去海外踢主力,這回如果真能追隨恩師出國,算是把這段故事補全了。
不過站在球迷視角,大家對畢津浩的評價其實很分裂,有人覺得他在崔康熙手底下能踢出一些東西,畢竟技戰術體系適合他,有點“老兵不死的精神頭,也有人覺得他離開魯能是遲早的事,甚至希望他能在中超保級隊“再就業,別老占著大名單不出力,說白了,球迷們對這種“過氣老將的感情就是又愛又恨,場上能進球就點贊,表現拉胯就噴回去,這種拉扯其實挺真實。
再看彭嘯這邊,其實他本來就應該早早在一線隊立足,二隊連續帽子戲法不是誰都能做到的,之前不給機會多少有點說不過去,這次一線隊首發,既是對他能力的肯定,也透露出魯能內部調整的一些信號,年輕人上位,不只是給自己一個機會,也是在給球隊未來試水,畢竟魯能今年的陣容一直在搖擺,既要成績又要培養新人,這種矛盾擺在明面上,怎么平衡,考驗的不只是教練組的膽識,還有俱樂部的眼光。
說回崔康熙,這位“國寶級主帥要去K聯賽再就業的消息一出來,外界立馬聯想到魯能可能流失核心球員的問題,畢竟崔康熙用人風格明確,喜歡帶熟人,喜歡用老將,這種“帶貨屬性在中超和K聯賽都不是新鮮事,問題是魯能這邊如果再丟一個主力中鋒,陣容厚度就更薄了,尤其是在多線作戰的背景下,年輕球員能不能頂上,誰也不敢打包票。
其實細想下來,這波操作既有戰術上的考量,也有現實的無奈,崔康熙本身在韓國足壇地位很高,找工作不成問題,畢津浩如果真跟著去,也算是“師徒情深下的合理流動,關鍵是魯能自己怎么應對人員變動,能不能在轉會市場補強,或者讓本土年輕人真正頂起來,這才是大家更關心的事。
回到輿論場上,這事之所以引發熱議,一方面是魯能球迷對老將“關系戶標簽的敏感,另一方面也是對俱樂部內部換血、用人邏輯的不滿,大家都知道,職業聯賽拼的是實力而不是情懷,誰能上場、誰能進球才是硬道理,畢津浩如果真能在K聯賽證明自己,那國內這些“鍵盤俠說什么都無所謂了,反過來,如果只是換個環境繼續當輪換,意義也有限。
總結一下,這波崔康熙“再就業風波和畢津浩的去留,其實就是中國足球職業化進程里的一個縮影,老將、新人、關系、表現、情懷、轉會,這些元素每年都在重演,球迷們愛看熱鬧、也盼著有新鮮血液出來,最終能不能“皆大歡喜,還是得看魯能和球員自己的選擇,畢津浩去哪其實沒那么重要,重要的是球隊別停在原地,敢于試錯,敢于放手讓新人上場,才有可能走出自己的路。
至于崔康熙,不管帶誰去韓國,球迷只想說一句,別忘了給中國足球留點希望,也別讓那些懷才不遇的年輕人再等太久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