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眾的認知里,光速常常被視為宇宙速度的極限,是一道不可逾越的 “天塹”。
根據愛因斯坦的相對論,有質量的物體的運動速度無法達到或超過光速,信息的傳播速度也不能超過光速 ,這一觀點深入人心,成為了現代物理學的基石之一。
但實際上,光速并非在所有情況下都是絕對不可超越的,宇宙中存在一些看似超光速的現象,它們不僅沒有違背相對論,反而進一步加深了我們對宇宙的理解。
光在真空中的速度約為每秒 30 萬公里,這是一個恒定值 ,但當光進入介質,如常見的水、玻璃等,其速度會明顯降低。
這一現象的原理可從多個角度理解。從麥克斯韋電磁理論來看,當光以電磁波的形式進入介質,介質中的質子和電子等帶電粒子會對其產生響應并隨之振動,這些運動的帶電粒子又會產生新的電磁波,與原來的電磁波相互干涉 。
除了沿原來光方向傳播的波,其他方向的波相互抵消,而帶電粒子產生的波存在延遲,致使整體波傳播速度變慢,宏觀上表現為光在介質中速度降低。
從量子力學角度分析,光由光子組成,進入介質后光子與帶電粒子相互作用,存在吸收和發射過程,光子被帶電粒子吸收使粒子能級升高,隨后粒子回落低能級發射新光子 ,這些新光子方向雜亂無章,經費曼方法平均后,僅留下沿原方向傳播的光子,且光子與帶電粒子的相互作用導致從介質中出射的光子與入射光子存在時間差,使得光在介質中傳播速度變慢。
以核反應堆為例,核反應過程中會發射出接近光速的電子,當這些電子穿過反應堆周圍作為冷卻劑的水時,水的折射率約為 1.33,光在水中的速度約為真空中光速的 0.75 倍,而電子速度可超過光在水中的傳播速度,從而打破光在這種介質中的 “屏障”。
這與飛機突破音障類似,當飛機速度超過音速時,會產生音爆,是由空氣沖擊波引起;電子突破光障時,會產生切倫科夫輻射,這是一種光學 “沖擊波”,使核反應堆發出幽幽的藍光 。但需明確的是,這種 “超光速” 只是相對于介質中的光速而言,電子的實際速度并未超過真空中的光速。
還有,在太陽內部,光子的產生源于核心的核聚變反應。從理論上講,以光在真空中的速度,從太陽核心到達太陽表面只需 2 到 3 秒。
然而,實際情況卻大相徑庭。太陽內部是一個充滿高密度帶電粒子的環境,光子在其中的傳播過程充滿了坎坷。平均而言,太陽核心中的一個光子在與離子碰撞之前,傳播距離還不到一厘米 。每次碰撞后,光子會被以隨機方向散射出去,這就導致光子在太陽內部的運動軌跡呈現出一種無序的隨機漫步狀態。
想象一下,一個光子試圖離開太陽,卻每前進一步都可能被隨機反彈,其從太陽核心到表面的旅程變得極為漫長,實際上需要 2 萬到 15 萬年的時間。
相比之下,恒星中的聲波傳播則高效得多。聲波是一種壓力波,其傳播原理是通過材料傳遞能量,而不是像光子那樣直接傳遞物質本身。這一特性使得聲波在太陽內部傳播時,不會受到核心離子的阻礙。聲波可以以每秒數千米的速度穿過太陽,并且能夠使太陽作為一個整體發生振動 。
科學家對這些聲波振動的研究形成了日震學(針對太陽)和星震學(針對其他恒星)。通過分析這些聲波,就像醫生通過聽診器了解人體內部狀況一樣,科學家可以確定太陽內部的密度和壓力等重要信息。雖然聲波在恒星內部的傳播速度遠超光子在太陽內部的傳播速度,但同樣沒有超過真空中的光速。
宇宙膨脹的速度,同樣超光速。
自 20 世紀 20 年代以來,天文學家埃德溫?哈勃通過長期觀測發現,星系距離我們越遠,其發出的光紅移就越大,這意味著星系離我們越遠,遠離我們的速度就越快 ,這種紅移和距離之間的關系被稱為哈勃定律。
隨著研究的深入,科學家逐漸認識到,這種星系退行現象并非是星系在空間中簡單地從一個點飛馳出去,而是由于空間本身在不斷膨脹。
宇宙膨脹的速度由哈勃常數來衡量,目前對哈勃常數的最佳測量值約為 20 公里 / 秒每百萬光年 。這意味著在宇宙空間中,相距 100 萬光年的兩點正以每秒 20 公里的速度相互遠離。由于整個宇宙空間都在膨脹,空間中兩點之間的距離越大,它們相互分離的速度就越快。當兩點之間的距離足夠遠時,它們遠離的速度就會超過光速。按照目前的哈勃常數計算,超光速的臨界距離大約是 150 億光年 。
例如,一個距離我們 160 億光年遠的星系正在以比光還快的速度遠離我們。但這種超光速現象并不違背相對論,因為從該星系的角度看,我們也在以比光還快的速度遠離它,這是由于宇宙膨脹導致的相對運動,并非星系自身在空間中的運動速度超過了光速,相對論限制的是物體在空間中的運動速度不能超過真空中的光速,而對空間本身的膨脹并沒有限制。
最后,就是量子糾纏的速度,遠超光速。
量子糾纏是量子力學中一種極為奇特的現象,愛因斯坦曾將其稱為 “幽靈般的超距作用”。
假設有一個零自旋中性 π 介子衰變成一個電子與一個正電子,這兩個粒子在產生后,無論它們相隔多遠,哪怕是相隔著整個銀河系,它們之間都存在著一種特殊的關聯,即量子糾纏 。當對其中一個粒子進行測量,比如測量電子的自旋方向,一旦確定了電子的自旋狀態,另一個正電子的自旋狀態會瞬間被確定,仿佛兩個粒子之間存在著某種超越空間和時間的 “心靈感應”。
為了更通俗易懂地理解量子糾纏,我們可以借助一個比喻。
假設你和你的朋友有一個共同的朋友,她送給你們兩人一副手套,并分別將兩只手套裝進兩個盒子里寄給你們。在打開各自的盒子之前,你們都不知道自己拿到的是左手還是右手的手套,兩只手套的狀態處于一種不確定的疊加態 。
當你打開盒子,發現自己拿到的是左手手套的瞬間,你就能立刻知道你的朋友拿到的一定是右手手套。在量子理論中,在觀察之前,粒子的狀態是不確定的,處于疊加態,就像盒子里的手套在未打開前無法確定左右。當對一個處于糾纏態的粒子進行觀測時,“糾纏系統的波函數” 會瞬間坍縮,導致另一個粒子的狀態也隨之確定,這個過程是瞬間發生的,其速度遠超光速 。
但值得注意的是,這種超光速并不違反相對論,因為在量子糾纏中,關于系統信息的傳播速度并沒有超過光速,你對量子系統測量的結果信息不會以比光速還快的速度傳遞給其他人,你所做的觀察不會改變其他人對糾纏系統的不確定狀態,直到其他人從你這里獲取到關于糾纏系統的信息 。
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包括狹義相對論和廣義相對論,是現代物理學的重要基石 。在狹義相對論中,有一個關鍵的結論:有質量的物體的運動速度無法達到或超過真空中的光速。這一結論基于質能等價原理,即 E = mc2(E 表示能量,m 表示質量,c 表示真空中的光速) 。
當一個有質量的物體運動時,其動能會使它的質量增加,速度越接近光速,質量增加得就越顯著。當物體的速度趨近于光速時,其質量會趨近于無窮大,而要使一個無窮大質量的物體繼續加速,就需要無窮大的能量,這在現實中是不可能實現的。
相對論還限制了信息的傳播速度不能超過光速。這是因為信息的傳遞需要借助物質或能量,而物質和能量的傳播速度無法超越光速,一旦信息傳播速度超過光速,就會導致因果律的沖突,引發一系列邏輯上的悖論 。例如,假設存在超光速信息傳遞,那么在某個參考系中,結果可能會先于原因出現,這顯然違背了我們對因果關系的基本認知。
從理論層面深入剖析宇宙膨脹和量子糾纏等超光速現象,可以發現它們在各自的機制下與相對論是兼容的。
對于宇宙膨脹,其超光速是空間本身的膨脹導致的,并非物質在空間中的運動速度超過了光速 。在廣義相對論中,時空是一個整體,物質和能量的分布會彎曲時空,而宇宙的膨脹可以看作是時空結構本身的演化。這種膨脹不受相對論中對物體運動速度限制的約束,因為相對論所限制的是物體在時空中的運動,而不是時空本身的變化。
例如,想象宇宙是一個正在被吹大的氣球,星系就像是氣球表面的斑點,隨著氣球的膨脹,斑點之間的距離不斷增大,這種距離的增大是由于氣球表面(時空)的膨脹,而不是斑點(星系)在氣球表面(時空)上的運動速度超過了某個極限。
量子糾纏的超距作用雖然看似違反了相對論中信息傳播速度的限制,但實際上并沒有違背。量子糾纏是一種純粹的量子力學現象,處于糾纏態的粒子之間存在著一種非定域的關聯 。
當對其中一個粒子進行測量時,另一個粒子的狀態會瞬間確定,但這一過程并沒有傳遞實際的信息。因為在量子糾纏中,測量結果是隨機的,無法通過控制一個粒子的狀態來向另一個粒子傳遞特定的信息 。
例如,就像前面提到的糾纏骰子的比喻,雖然兩個骰子的點數之間存在奇妙的關聯,但我們無法通過控制一個骰子的點數來向另一個骰子傳遞有意義的信息。所以,量子糾纏不涉及信息的超光速傳遞,與相對論并不矛盾,它只是展示了微觀世界中獨特的量子特性,這種特性與宏觀世界中相對論所描述的物理規律有所不同,但在各自的領域內都是自洽的。
對超光速現象的研究,為人類認識宇宙提供了全新的視角。這些現象挑戰了傳統的認知,促使科學家不斷完善和拓展理論。宇宙膨脹的發現,讓人們對宇宙的演化歷程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也引發了對宇宙未來命運的思考 。量子糾纏的研究則加深了我們對微觀世界的認識,揭示了微觀粒子之間奇妙的關聯,為量子力學的發展提供了新的動力。
從科學突破的角度來看,超光速研究可能帶來重大變革。如果未來能夠找到一種理論,統一相對論和量子力學,解釋所有的超光速現象,那么這將是物理學的一次重大飛躍 。這種理論的突破可能會揭示宇宙更深層次的奧秘,如暗物質、暗能量的本質等,這些神秘物質占據了宇宙的絕大部分,但目前我們對它們的了解還非常有限。
在技術應用方面,超光速研究也有著廣闊的前景。雖然目前還無法實現超光速旅行,但蟲洞和曲速引擎等理論為未來的星際旅行提供了可能性。如果這些技術能夠成為現實,人類將能夠在宇宙中自由穿梭,探索遙遠的星系,尋找新的家園 。
量子糾纏在通信和計算領域已經展現出了巨大的潛力,量子通信可以實現絕對安全的信息傳輸,量子計算則能夠大幅提高計算速度,解決一些傳統計算機無法解決的復雜問題 。隨著研究的深入,這些技術有望得到進一步發展和應用,為人類社會帶來深遠的影響。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