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末,我外甥和我姐姐因為一件小事吵了起來。
起因其實很簡單,他打扮好自己準備出去和高中同學聚會,結果他媽媽一邊收拾屋子,一邊不停地念叨:“別玩太晚,早點回來,外面天黑了注意安全,還有作業別忘了做…”
外甥本來心情挺好,被這么一嘮叨,臉色立馬就拉下來了,兩人最后還吵了一架。
外甥還跟我說:“我知道我媽關心我,但她每次一開口我就想躲,一聽她說話就頭疼。我爸就不像我媽那樣嘮叨,我倆就從來不吵架...”
其實不光他家這樣,我發現好多家庭都是這個情況:愛太滿成了負擔,沉默反倒成了最溫柔的陪伴。
為什么有的父母明明很關心孩子,卻越說越招人煩?而那些話不多的家長,反而成了孩子最信任的人?
01
話少的父母,
給孩子留出了 “呼吸感”。
很多人都以為,親子關系好多聊天、多說話就行,其實真不是這么回事。
真正讓人舒坦的關系,是倆人都能自在喘氣,不會被一堆話壓得喘不上來。
最好的親子關系,是兩個人在一起時,不說話也不覺得尷尬。
那些話少的父母,看著好像對孩子 “不怎么上心”,其實是用行動在愛孩子。他們懂得給孩子留空間,讓孩子學會自己拿主意。
我鄰居王哥就是這樣,他是一個典型的話少爸爸。
平時很少對兒子說教或者是指手畫腳,就關鍵時候才點撥孩子一兩句;兒子遇到困難,他不是直接告訴答案,而是陪著一起想辦法。
有一次他兒子準備參加學校的科技比賽,遇到難題卡住了;王哥沒有急著告訴他每步怎么做,而是陪著兒子一起查資料、做實驗。
最后,兒子不僅獨立完成了作品,還拿了一個獎項。
心理學研究表明:“適度距離感”是維持親密關系的重要因素。
仔細想想確實是,有效溝通不是靠信息量堆積,而是要給對方留出自我消化和成長的空間。
只有這樣,孩子才能真正消化父母的建議,把別人的經驗變成自己的能力。
父母與其天天圍著孩子轉,追著孩子嘮叨,不如學會適當閉嘴,讓他在你的陪伴下,慢慢找到自己的成長節奏。
02
喋喋不休背后,
藏著控制欲與焦慮。
相比之下,那些總愛念叨、什么都要管的家長,說到底就是太擔心孩子了。
他們怕孩子走彎路,所以什么事兒都要插一手;擔心自己被孩子忘了,所以不停地在孩子面前刷存在感。
可這種沒完沒了的語言轟炸,只會讓孩子越來越煩,甚至是故意躲著父母。
我在知乎上看到不少網友有這種經歷,有個網友說:
他媽媽每天都打電話問他吃了沒、穿暖沒、作業寫完沒...還總是給他的微信發各種雞湯文和學習資料。
一開始他還能耐心回應兩句,可是時間長了,他直接把手機調靜音了。
他說:“我知道我媽是為我好,可她一開口不是批評就是擔心,我越來越不想跟她說話。”
《正面管教》這本書里提到:“過度干涉會削弱孩子自主性,也會破壞親子間本該溫暖輕松的氛圍。”
仔細想想,確實是這樣:管得太多,反而讓孩子不會自己拿主意,還把家里搞得緊張兮兮的。
如果父母總想著控制孩子,就等于不讓他長大。他不會自己做選擇,也不會負責任。
嘮叨不是關心,是父母自己焦慮;控制不是愛,是父母自己害怕。
聰明的父母都懂得:與其用嘴拴住孩子,不如試著相信他。你往后退一步,孩子反而會主動靠近你。
03
高質量溝通,
是有溫度的“精準表達”。
當然了,這不是說做父母的就得少言寡語。
真正頂用的溝通,從來不是多說幾句,而是能不能把要緊的話、心理的感受和支持,準確地傳到孩子那兒。
哪怕只有一句,只要是真心實意的,就能讓孩子感受到愛。
我有個同學的媽媽,平時話就不多,但每次說話都很有分量。
初中的時候,有一次我們組隊參加奧數比賽,比賽的過程中沒發揮好,比賽結束我們一起回家的路上,他一直低著頭,看那樣子他心里特別害怕。
結果一進門,他媽沒有劈頭蓋臉地數落,也沒有追問結果,而是遞給他一杯熱牛奶,輕聲說:“沒關系,這次不理想,下次我們一起努力。
那一刻,他眼淚差點掉下來。他說:“我媽一句安慰,比任何大道理都管用,讓我覺得再難也有人陪著我。”
確實,這種理解和包容,比說再多話都能安慰人。
《溝通的方法》這本書里有一個公式:有效表達=真誠+簡潔+共情。
高質量的溝通不是說起來沒完,而是在關鍵時候給個正合適的回應,讓孩子方覺得被理解、被尊重、被支持。
一句貼心的話,頂得上一百句嘮叨;把話說到點子上,才是最溫暖的愛。
所以,別光想著多說,要說就說在刀刃上,這才是聰明的父母。
最后的話:
那些又親近又自在的親子關系,從來不是靠碎碎念維持的。
而那些動不動就嘮叨、什么都要管的大人,常常換回來的是孩子的冷淡甚至疏遠。
記住:
會教育孩子的父母,
知道什么時候該開口,
知道什么時候該閉嘴。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