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7日晚,渝貴線上燈火通明。貴陽工務段鋼軌重點維修工區的4名作業人員手持“鋰電垂直打磨機”,在渝貴上行線K245+820處對焊縫接頭展開精細修理。飛旋的砂輪與鋼軌接觸的瞬間,耀眼的火花如繁星般劃破夜空,尖銳的銑削聲穿透寧靜,回蕩在遵義站周邊。
“天窗點封鎖時間240分鐘,防護員加強聯控互控,務必高效作業,確保線路準點開通!”23時許,班長黃青在作業前動員,明確安全事項與防護措施。23:20,對講機傳來線路封鎖指令,包括防護員在內的6名職工迅速上道,鋼軌打磨作業正式啟動。
現場火花四濺,將黑夜映照得如同白晝,鐵屑飛揚的刺鼻氣味中,作業人員全副武裝,護目鏡、口罩、手套、護靴成為“標配”。“00后”青年職工黃增精準操控打磨機,根據火花的大小與方向調整角度,讓鋼軌肥邊在打磨中逐漸消失;職工吳超則操縱精磨機處理焊縫接頭,完工后用平直尺、廓形尺逐項檢測,確保精度達標。
班長黃青全程關注設備運行,與團隊實時溝通,把控打磨力度、深度與切削量?!邦A防性打磨的切削量需嚴格控制在0.1至0.2毫米之間,分毫之差都可能影響線路安全”青年職工黃增介紹道。
經過240分鐘的連續奮戰,6處“鋼軌病害”被成功消除。這場針對疲勞裂紋、剝落掉塊、波磨等問題的“戰斗”,不僅修復了軌面傷損,更筑牢了列車運行的安全防線。當線路順利開通,看著列車平穩駛過維修路段,全身疲憊的作業人員臉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通訊員 龍書丞 蘇云軍
編輯 彭欣
二審 黃喜文
三審 宋黔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