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娃哈哈前董事長宗慶后的三個私生子女和娃哈哈現任董事長宗馥莉爭財產的事件鬧得沸沸揚揚。苦瓜田無瓜久矣的網友們像上躥下跳的猹,吃瓜吃得肚皮溜圓。而作為瓜田主人的宗馥莉,因其獨自和三個同父異母的兄弟姐妹戰斗,被稱為“忍辱負重的悲情公主。”
也是,宗馥莉本來是“正統嫡出”的家族繼承人,應該順順利利地接過父親的班。但現在,她卻被過世的爹坑了一把,讓她自己,甚至是整個娃哈哈集團陷入輿論漩渦,成為吃瓜群眾的飯后談資。
大眾眼中的宗馥莉,既要用柔弱的肩膀撐起娃哈哈強大的商業帝國,又要和父親的三個私生子女斗智斗勇、對簿公堂,確實顯得“悲情”。但實際上,這只是大眾的主觀感受。了解了宗馥莉的成長軌跡和商業手段之后,就可以發現她不是忍辱負重的悲情公主,而是一位極其清醒睿智,一步三算的女強人……
宗馥莉是宗慶后和施幼珍女士唯一的孩子。她出生的時候,娃哈哈這個品牌還沒有做起來,宗慶后和施幼珍忙于事業,很少陪伴她,這也造成了她清醒獨立、不依賴任何人的性格。
宗馥莉少年時期,娃哈哈公司逐漸走上正軌。但宗馥莉和施幼珍,是典型的只能同患難,不能共富貴。家里的日子好過了,夫妻倆吵架的次數卻越來越多。從小缺乏父母陪伴的宗馥莉,本來就對父母沒有特別深的依戀,父母感情的破裂,更是讓她明白,無論是血脈相連的親人,還是感情深厚的夫妻,都無法永遠成為彼此的依靠,她能靠住的只有自己。
1996年,宗馥莉被送去美國留學,陪她一起去的,是宗慶后的情婦、娃哈哈的老臣杜建英。此去美國,杜建英對外給出的理由是陪宗馥莉去留學。但實際上,她早就和宗慶后珠胎暗結,去美國是為了生孩子。
此時的宗馥莉,只有十四歲。我們很難想象,她得知這一切后是什么心情。只能說豪門水深啊,膈應人都比我們普通人有手段。
宗馥莉到了美國后,獨自學習、生活,從高中一直讀到大學。離開父母,在異國他鄉的日子里,宗馥莉得到進一步磨練,變得更加堅強、獨立。
因早就看破了所謂的血緣關系,宗馥莉從來不對父親抱有希望。她想要的不僅是接手娃哈哈集團,當一個守成的“富二代”,而是在父親商業帝國的基礎上,開辟一條全新的、寫滿了“宗馥莉”這個名字的路。
當然,要實現這個夢想并不容易。宗慶后情人很多,私生子女也很多,宗馥莉唯一的優勢,便是她能出現在陽光下的婚生子女身份。
畢竟,無論男女老少,對小三和私生子都是痛恨的。一個成功的、以正面形象示人的企業家,如果被爆出私生活混亂,有很多私生子女,那他的個人形象,乃至企業形象都會受到負面影響,就算是宗慶后也不例外。
所以,宗馥莉沒有戳破父親婚內出軌的面目,而是多年如一日地在媒體和大眾面前營造宗慶后的“慈父”形象和“愛女”人設。宗慶后礙于個人和品牌形象,不得不配合宗馥莉上演一出又一出“父慈女孝”的和氣戲碼。對他的情人和私生子女們,那是一個字都不敢提。
大家想一想,爭遺產的事情沒暴露出來之前,大部分人是不是都認為宗馥莉是宗慶后唯一的孩子?除了極少數知情人士,宗慶后有私生子女這件事兒,大家都不知道吧?
這就是宗馥莉的厲害之處。只要宗慶后的“愛女”人設立起來了,她在大眾面前刷夠存在感,且彰顯了“正統”地位后,那宗慶后想要扶私生子女上位就是難上加難,極大概率會被輿論反噬。
穩住了私生子女們,宗馥莉就把全部的注意力放在了集團經營上。雖然是集團大小姐,但宗馥莉回國后依然是從基層做起。
經過十幾年的歷練,宗馥莉越發覺得自己一開始的想法沒有錯。
作為歷史悠久的國民品牌,娃哈哈的產品布局和品牌形象都已落后于時代。如果繼續走老路,那娃哈哈遲早會被市場淘汰。宗馥莉要做的不是繼承,而是改革。
就像《盜夢空間》里,那個企業老板的兒子拆分了父親的商業王國,走出了一條不一樣的道路,宗馥莉也需要推翻父親的布局,將娃哈哈帶到一個全新的發展高度。
宗慶后離世后,接掌大權的宗馥莉就正式宣布,自己不是來繼承的,而是來改革的,將她的野心公之于眾。
然而,對于一個老牌企業來說,改革并非易事。宗馥莉因其激進好強的風格樹立了很多對手,極強的個性也不被普通人所理解,被身邊的人貼上“冷血無情”的標簽。比如,宗馥莉的親叔叔宗澤后就曾說宗馥莉“六親不認”,親情觀念比常人淡薄。
又比如,一些和宗馥莉相處過的人說宗馥莉行事風格極端,經常更換司機、保姆、保潔,連家里的冰箱都裝了攝像頭。
這些行為從常人角度來說確實無法理解,但站在宗馥莉的角度思考一下,其實也不奇怪。宗馥莉有“皇位”要繼承,而她的父親和她感情并不好,暗處還有一堆私生子女們虎視眈眈。在通往王座的路上,她的身后只有母親一人,壓力比一座山還大,會做出這些過分謹慎的行為也可以理解。
而宗馥莉又一個厲害的地方在于,處于道德高地的她,大可以賣慘博同情,以輿論作為武器開疆拓土,但她沒有這樣做。
宗馥莉的經歷固然有一些悲情元素,但她沒有將其作為“賣點”,軟弱地哭泣和控訴,而是雷厲風行,將所有想法付諸行動,蹚出一條屬于自己的路。
2025年,宗慶后去世一年,宗馥莉走了一步關鍵性棋子:挑起股份爭奪戰。
縱觀這個瓜的前因后果,表面上看起來是杜建英的三個子女率先發難,但實際上卻是宗馥莉主動出擊。為了逼杜建英往她寫好的劇本里跳,她先是把杜建英持有股份的生產線全停了,然后把父親生前搞的信托基金給打穿了。前者是暗線,后者是陽謀。
那么,這個基金是怎么回事兒呢?
從媒體的報道里可以得知,宗慶后2003年時,就在香港匯豐銀行設立了一個信托基金,打算給杜建英的三個子女宗繼昌、宗婕莉和宗繼盛一人七億美元,資金來源就是娃哈哈每年的集團分紅。
注意,這筆巨款不是一步到位的,而是每年存一筆。到了2024年,這個信托賬戶已經有了18億美元。剩下的三億美元,隨著宗慶后的去世沒有下文了。
本來,宗慶后給三個私生子女那么多錢,就是為了安撫他們,讓他們不要鬧到臺前來,不要給自己的光輝形象抹黑。隨著每年資金到位,宗繼昌、宗婕莉和宗繼盛倒也很老實,從沒搞事情,就連宗慶后的葬禮都沒參加。
如果21億美元全部到位,這事兒很可能就爆不出來,就按照宗慶后生前想的那樣發展下去了。宗馥莉繼承家業,宗繼昌、宗婕莉和宗繼盛在美利堅當三個富貴閑人。
但宗馥莉不愿意這樣下去。她想摧毀父親生前留下來的一切“隱形資產”,在精神上“弒父”。曾經,她有意打造宗慶后“愛妻寵女”的人設,現在,她要親手將這個人設毀掉。
她停了杜建英持股的生產線,沒有把剩下的三億美金打入信托賬戶,甚至還從賬戶里轉走了110萬美元,擊破了信托的有效性。
宗繼昌、宗婕莉和宗繼盛瞬間跳腳,站出來和宗馥莉對線,這就是我們吃到的這個瓜的始末。
目前的情況是,爭奪戰還沒有落幕,而宗馥莉又不是集團里持股最多的股東,如此大張旗鼓地鬧起來,她很可能一敗涂地,甚至加速娃哈哈的衰落。所以,這是一盤相當兇險的棋局,但不得不下。
宗馥莉需要借這個機會打破父親在集團的權威,清理父親的遺產和舊人,掃清所有障礙。只有這樣,她才能確立自主控制權,順利地推行改革,讓娃哈哈煥發新的活力。
當然,“遺產爭奪大戲”還沒大結局,宗馥莉會不會成功還不好說。但可以確定的是,宗馥莉確實不是什么“忍辱負重的悲情公主”。
從打造宗慶后的人設到掀起“爭產風波”,她都是主動出擊的那個。哪怕她預見了這條路有多兇險,都未曾退縮,一往無前。
更可貴的是,她從不靠經歷賣慘,更不依賴任何人,一直都堅定而孤獨地奮斗,就像一頭孤狼。這樣的大女主,又怎么會是哭哭啼啼的“悲情公主”呢?怎么著也得是“清醒女王”吧?
以后的商戰影視劇,請按這個人設來拍。
最后,客觀來說,現在的娃哈哈確實需要一個改革者。如果注定要改革,那為什么不能是宗馥莉呢?看好宗總,希望宗總能給我們帶來一個全新的娃哈哈。
信息參考:
澎湃新聞-宗慶后遺產爭奪升級:香港凍結信托、杭州挑戰股權,宗馥莉雙線承壓
新浪財經-宗慶后百億元家族信托迷局:資產隔離功能為何攔不住110萬美元“越界”流轉?遺囑是真是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