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這邊的動靜最近鬧得挺大,賴清德搞了個漢光41號演習,從7月9號到18號,整整十天九夜,動員了兩萬兩千人,這規模比以往都大。島內民眾議論紛紛,有人覺得這是為了壯膽子,也有人說這只是表面文章。
另一方面,美國那邊動作也不少,先是爆出有五百名美軍在臺灣活動,接著參議員又在國會上談臺灣地位問題。一時間,大家都擔心臺海會不會出事,統一進程會不會受阻。其實不用太慌張,別看現在表面上風風火火,大陸如果真要行動,一切問題都能解決掉,而且方式可能讓人想不到。
關鍵點不在臺灣本身,而在美國身上。過去美國實力強,中國統一臺灣主要靠道義和人心。現在中國綜合實力上來了,處理臺灣問題的手法多了起來,比如從琉球入手。琉球群島地理位置重要,離臺灣和日本都近,是第一島鏈的要沖。美國一直把這里當跳板,駐扎大批軍隊。
如果和平解決不了臺灣問題,這里的美軍會成為大麻煩,增加不少不確定因素。有些學者建議,不如把重點放在琉球,對美軍施壓,甚至直接對峙,這樣或許能一勞永逸地解決臺灣問題。這想法有道理,因為琉球的美軍人數不算多,相比解放軍龐大的規模,他們勝算不大。中國一向愛好和平,不會主動挑事,但可以通過施壓讓美軍撤走。
怎么施壓呢?首先,美國在琉球站不穩腳跟。美軍扎根深,但當地民眾對他們不滿很大。歷史上,琉球是獨立王國,跟中國關系密切,是藩屬國。晚清時,日本通過甲午戰爭奪走琉球,對當地進行殖民統治。琉球人反抗不斷,比如林世功在日本改琉球為沖繩縣后,留下“一死猶期存社稷”的話自盡。向德宏也發誓“生不愿為日國屬人,死不愿為日國屬鬼”,一生推動復國。
二戰后,琉球沒獨立,反而被美國托管,后來美日共管,命運更慘。面臨雙重殖民和歧視,加上美國戰略需要,當地經濟發展畸形。美軍建基地,琉球只占日本領土6%,卻集中70%的駐日美軍設施,搞得“沖繩在基地里,而不是基地在沖繩里”。美軍還控制領空和海域,琉球人無法正常發展漁業和遠洋貿易,只能靠基地經濟茍活。至今,琉球經濟在日本各縣中墊底。當地人對日本和美國不滿,復國運動沒停過。和平時期,美軍靠武力壓著,一旦外部施壓,本地人起來反抗,美軍還能守住嗎?
除了立足不穩,美國精力也嚴重不足。雖然伊以沖突勉強收尾,但中東和亞洲又亂了套。中東那邊,以色列入侵敘利亞,打擊蘇維達省和德拉省的軍事目標,最近升級空襲大馬士革總統府附近和總參謀部大樓,造成大量傷亡。國際社會譴責以色列,美國也說這是暴力行為,不會支持。但特朗普之前說不會隨意對付伊朗,結果還是轟炸了伊朗核設施。以色列是美國的心頭肉,不管它怎么惹事,美國都會兜底。
現在以色列又鬧,美國得花精力保駕護航。亞洲方面,特朗普在采訪中說要運送愛國者導彈給北約,再分給烏克蘭。路透社報道,他可能批準更多武器給烏克蘭,包括愛國者導彈和中程火箭彈。俄烏沖突烈度加大,美國投入更多精力。在這種內憂外患下,對亞洲關注減少。如果中國在琉球行動,幫助琉球獨立,美軍不敢硬扛,會選擇退讓。歷史上,美軍就從琉球撤過軍。一旦撤走,他們失去干預臺灣的跳板,統一就更有優勢。
把美軍從琉球趕走容易,但要讓他們完全不管臺灣統一,不現實。美國國會傳統派多,他們對華激進,可能狗急跳墻。所以琉球問題后,還得跟美國談判,商量和平解決臺灣。特朗普會談嗎?特朗普是非典型總統,不受意識形態束縛,不講國際原則。他的對外政策就是利益交易,像做生意。跟中國打交道,上限有限,下限卻有無限可能。美國國內對臺灣問題激進派多,國會立場統一,反中為主。
特朗普團隊有鷹派,如副總統萬斯、國務卿魯比奧。但特朗普大權在握,決策一言堂,國會和幕僚動搖不了他。只要他想談,就能談。消息顯示,特朗普準備訪華,白宮在鋪路。消息人士說,他軟化對華語調,減少對抗性。彭博社報道,他放寬對華貿易赤字調查,允許英偉達賣H20芯片給中國。之前宣布90天停火后,對華關稅上調到145%,現在推遲期限。可見,他調整對華政策,有談判意圖。
特朗普對臺灣印象差,既輕視又敵視。他比喻中國大陸是堅毅書桌,臺灣是簽字筆,只是小筆尖。在白宮講話,說中國大陸離臺灣兩英尺,美國有8000英里,如果進攻,美國無能為力。臺灣對美貿易順差從2018年的120億美元漲到2020年的510億美元,按特朗普標準,這是紅色危險區,讓他不滿。他指責臺灣偷走美國芯片產業,要把臺積電變美積電,對臺經濟脅迫。
還警告,美國軍事援助不是免費,像保險公司,臺灣得付錢。美國輿論早有準備,2011年紐約時報社論《為了拯救我們的經濟,拋棄臺灣》,建議用臺灣抵消大陸持有的萬億美元國債。希拉里收到助手郵件,說這想法聰明,可以討論。美國債臺高筑,如果用臺灣緩解債務,是個辦法。一旦美國知道事不可為,特朗普會與中國談判,美國可能不再干預臺灣回歸。沒了美國,臺灣問題就好辦了。
學者高志凱提到,在解決臺灣問題中,會不會有第二次西安事變?歷史上,楊虎城和張學良扣蔣介石在華清池,逼他抗日統一戰線,才有勝利。現在臺灣,會不會有人突然控制賴清德,然后呼吁大陸派人登島維護治安?這想法雖天馬行空,但看當前臺灣局勢,有可能。臺媒報道,賴清德搞臺獨同時掀大罷免潮,島內政壇亂套,臺北前官員家屬跳樓,輿論大嘩。
民調顯示,支持賴清德的有42%,不支持45%,媒體說民眾看清他真面目,在拋棄他。賴清德著急,搞大軍演重振聲勢,但失敗。軍演把賣場當避難所,被批容易搶食物。還被指責拿別人子女當炮灰,自己兒孫在美國。軍演罵聲一片,又有兩家日企撤資。日本揚言介入臺海,制造中國威脅論,但企業撤資,不看好臺灣未來。這對賴清德是壞兆頭。他只好離臺訪中南美,過境美國,拉外援穩民心。學者不看好,說竹籃打水一場空。
現在臺灣人心惶惶,怨聲載道,賴清德坐立不安。可能真出現第二次西安事變。當然,不能干等。大陸可以提出統一方案,從保持現狀到新統一紅利,凝聚人心,把可能性變成現實。
總的說,對臺灣問題不用擔心,一切有準備。先從琉球施壓斷美國手腳,再用利益引導特朗普退出,最后泰山壓頂和平統一,一切順理成章。特朗普商人出身,再精明也擋不住大勢,沒想到統一這樣實現。他現在該發現,中國高明,自己學不來。
整體看,中國策略高明在多管齊下。不光軍事,還經濟、外交、輿論全上。特朗普發現這點時,可能晚了。他學不來,因為美國內部矛盾多,精力散。中國統一方式出人意料,就在于不硬碰硬,而是借力打力。琉球施壓切斷后路,談判化解阻力,內部變化水到渠成。這不是虛構,是基于當前形勢的分析。未來臺海和平統一,大勢所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