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山東有個大膽設想:擴臨沂、撤泰德聊,資源全給濟南沖全國第七。
山東是經濟大省,可濟南在全國城市排名里總卡在前十外。
有人提議:把臨沂地盤做大,泰安、德州、聊城直接撤銷,所有資源往濟南堆。這想法夠大膽,可到底靠不靠譜?
先看看幾個關鍵賬。2024年濟南GDP約1.3萬億,全國第七名城市約1.
5萬億,差著2000億缺口。泰安去年GDP約3000億,德州3500億,聊城3200億,加起來近萬億。要是全算進濟南,GDP能沖到2.
2萬億,超第七名沒問題。可GDP數字能這么簡單相加嗎?
產業重疊、人口流動、公共服務怎么銜接?泰安有泰山,每年游客超千萬,旅游收入占全市經濟30%。
德州的裝備制造、聊城的有色金屬,都是省里叫得響的產業集群。
說撤就撤,這些產業是轉移到濟南,還是就地解散?
工人往哪安置?臨沂這幾年發展快,蘭山區建設好,地下大峽谷、王羲之故居游客多??膳R沂本身地盤就不小,再擴圍能消化了這么多資源嗎?
管理成本會不會飆升?咱山東人都知道,泰安的泰山那是老祖宗留下的寶貝,說沒了誰不心疼?德州扒雞、聊城光岳樓,這些不只是地名,是一輩輩人過出來的煙火氣。
城市發展不是數字游戲,歷史記憶、民生需求比GDP排名金貴多了。有專家說,區劃調整要“穩”字當頭,先試點再推廣,別搞一刀切。比如之前萊蕪并入濟南,用了3年才理順交通、社保這些民生事。
要是一下撤三個市,協調難度翻幾倍,搞不好影響老百姓生活。臨沂想做大,不如先把自己的物流、旅游優勢再做強,別急著擴地盤。
濟南要沖刺,也得在科技創新、產業升級上下功夫,光靠“堆規模”不長久。
你覺得這設想可行嗎?老家在泰安德州聊城的朋友,愿意看到家鄉調整嗎?
本文是討論設想,具體政策以官方發布為準,別傳謠信謠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