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撞上閏六月,這事兒六十年才碰一回。今年夏天注定不一般!老話說"一年兩六月,三伏不見天",聽著就讓人心里發(fā)毛。
氣象數(shù)據(jù)顯示,2025年三伏天將持續(xù)40天以上,比往年多出近5天。
北方可能要遭大罪。
京津冀地區(qū)地表溫度可能突破60℃,這還咋下地干活?
2017年那會兒,華北玉米就因高溫減產(chǎn)15%,今年可得長記性。
南方老鄉(xiāng)也別高興太早。
副高要是賴著不走,梅雨能下到你懷疑人生。安丘農(nóng)民去年種的豆角,全泡爛在地里,看著都心疼。"閏六月,暑氣遷",這話真不是嚇唬人。
厄爾尼諾剛走,太平洋水溫還不消停,極端天氣說來就來。
玉米正拔節(jié)呢,缺水立馬給你臉色看。葉子一打卷,秋后收成準泡湯。山區(qū)果樹更嬌氣,暴雨沖垮梯田,樹根泡爛了哭都來不及。
現(xiàn)在誰還光看老黃歷?手機天氣預(yù)報得天天刷。平原地區(qū)要防旱,湖區(qū)要防澇,這天氣比娃娃臉變得還快。
遮陽網(wǎng)該拉就拉,排水溝該挖就挖。
別等莊稼蔫了才著急,那會兒黃花菜都涼了。
雞鴨棚舍也得檢查,雨天別讓家禽泡水里。老輩人傳下的土辦法挺管用。草木灰防潮,辣椒水驅(qū)蟲,這都是實打?qū)嵉慕?jīng)驗。
但光靠老辦法不行,新科技也得跟上。有人說今年糧食要減產(chǎn),聽著就讓人睡不著覺。可只要準備充分,天災(zāi)也能扛過去。
記住老祖宗的話:"人勤地不懶"。三伏天干活要講究時辰。
大清早和傍晚最合適,中午的日頭能曬脫皮。藿香正氣水隨身帶,中暑可不是鬧著玩的。菜園子里的茄子辣椒,大太陽一曬就蔫頭耷腦。
遮陰保濕是關(guān)鍵,早晚澆水最合適,正午澆水等于給菜"喝開水"。
這天氣,說變就變。上午還晴空萬里,下午就暴雨傾盆。
地里的活兒得趕早不趕晚,誰知道明天是啥光景?閏六月讓夏天多出30天,莊稼生長周期全亂套。
播種、施肥、收割都得重新盤算,一步錯步步錯。"伏里無雨,鍋里無米",這話說得在理。
可雨水太多也愁人,稻子泡久了要爛根。
得盯著天氣預(yù)報,該排水的時辰一刻不能耽誤。今年這天氣,考驗的就是咱莊稼人的應(yīng)變能力。老經(jīng)驗加新技術(shù),雙管齊下才能保收成。
您那兒有啥防高溫妙招?評論區(qū)嘮嘮!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