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們,這幾個點可得聽好了,整個小學階段都得重視。
第一點,千萬別輕信“尊重孩子天性”這種說法。要是真完全順著孩子天性來,你就會發現這孩子怕吃苦、怕受累,一碰到學習這種“痛苦”的事就不想干。要知道,學習本來就不輕松,怎么能完全順著天性呢?天性指的是天賦,可不是放任自流,這點大家得明白。
第二點,整個小學階段文科得先行。啥意思呢?語文和英語千萬別欠賬。好多家長稀里糊涂,搞什么快樂教育,結果孩子該積累的語文古詩詞、閱讀量都沒有,該提前培養的英語閱讀也沒做。等到什么時候發現不對勁了呢?
語文到小學三年級之后,成績開始兩極分化。以前還能考九十多分,現在怎么就八十幾分、七十幾分了,這就是之前欠賬的后果。英語也是,三年級剛學的時候還能考個九十幾分,到了四五年級就只能考七八十分了,為啥呢?就是前期基礎沒打好,欠賬了。所以小學的語文和英語,千萬別欠債,能早點抓就早點抓。
第三點,一定要記住,有些學習可以先讓孩子自己來。像語文和英語,嚴格來說,不一定非得去外面報班。你自己認識字吧,孩子背背語文古詩詞總不難吧。英語可能家長不太會,但網上免費資源那么多,孩子可以跟著學呀。學英語不需要多高智商,靠勤奮就行,所以這兩門學科可以讓孩子先自己嘗試,不用急著報班。
第四點,咱們來說說數學。有些家長說,“哎呀,一二年級我們自己在家搞搞舉一反三就行”。我勸各位,到了三四年級,盡量找專業人士輔導,自己真的搞不定了。要是想讓孩子數學思維拓展得好,從一年級開始,最好能跟著一個優秀的專業體系學習。
第五點,切記小學興趣班到了三年級,該砍就得砍。別孩子一說“媽媽,這個興趣班我不喜歡了,唱歌不喜歡了”,就馬上說“那喜歡啥給你換一個”,這樣可就麻煩了。興趣班在幼兒園階段可以多嘗試,但到了三年級必須定下來。要是三年級還在不停地換興趣班,不僅會影響文化課和數學的學習,孩子這輩子也很難有個特長。這就是第五個要點。
第六點,千萬不要輕易相信什么快樂教育。學習從來都是件苦差事,本身就違背人性。吃喝玩樂才開心,坐在那兒刷題、背單詞、讀語文,本來就沒啥趣味性。學習過程中我們可以想辦法讓它變得有趣一點,但不能說因為孩子覺得苦,該背的書就不背,該刷的題也不刷,想玩就玩。
要是這樣,小學六年很難取得好成績。而且現在競爭這么激烈,別指望到了初中還能逆襲,這基本不可能。小學啥都不管,還想初中逆襲,這不是異想天開嘛。所有逆襲都得基于一點,那就是孩子智商絕對高。智商普通的孩子,逆襲的概率基本為零。這話可能有點扎心,但確實是這個理。
各位家長,聽得懂、能理解的,可以關注廖老師,看看怎么從小給孩子做好規劃。你家孩子要是聰明,咱就做個培育計劃;要是孩子資質普通,咱也盡量往培育計劃靠攏,好不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