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富不會消失,只會轉移。
即便樓市艱難,但也有人在市場中賺錢。
就比如這兩年的上海樓市,大部分房東都在虧。但也有人悶聲發大財,默默做贏家。
上海樓市的錢,到底都被誰賺走了?
高位套現者
2021-2023上半年,上海房價處于階段性高點,市場火熱。
在這個時間段賣出房子,高位套現的房東,只要后續沒有買入,基本都賺了。
尤其是2021年上半年賣出的,還能避開了下半年“三價取低”政策導致的流動性凍結。
下面是一張2023年的圖,當時市區很多老豪宅突然出現大量掛牌,背后是許多香港,臺灣和海外華人房東賣房套現。
其實那個時候房價已經開始下跌,但如果能及時賣出,還是能避開大部分損失。
還有賣房出國的,賣房炒美股的,都賺了。
另外這一輪房價下跌,環滬比上海跌得慘多了,環滬畢竟不是滬,樓市供應過剩、流動性差。
那些在環滬及時止損的賣房房東,也避免了更大損失。
反向換房的
這輪樓市下行,及時反向換房的人也賺了。
所謂反向換房,也就是賣掉大的換小的,賣掉市區換郊區。反向操作的主要有兩類群體:
1)退休不久的老人
這些人吃到了經濟發展和房產增值的雙重紅利, 早年單位分的老房子,漲到幾百萬。到了退休的年紀,賣了市區的房子,拿出一筆錢吃喝玩樂,全世界逛。
剩下的錢買一套市區小戶型,或者郊區買一套不大不小的房子,夠住就好。
年齡增長讓他們變成了極度的風險厭惡者,避諱一切高風險操作。
2)被動換房的中產
這兩年不少行業波動,降薪裁員,很多中產房貸壓力陡然變大,只好被動換房。
有人從市區100多平換到郊區100多平,通勤時間久了,但手里多了兩三百萬現金,房貸壓力也小了很多。
這些人因為反向換房,躲過了更大的損失,也算是賺了。
“賣房打新”套利的
上海前幾年的限價新房倒掛紅利,讓多少人為之瘋狂。
隨便買到一套倒掛新盤,少則獲利幾百萬,多則獲利上千萬,比開公司都賺錢。
除了部分區域,2021年之前的上海新房倒掛紅盤,幾乎是買到賺到。
前灘晶鴻名邸、東方惠雅,碧云的碧云尊邸……、
市面上出現很多賣房打新的套利者。
而且當時二手房房價還在高位,賣房打新的人,相當于吃到了兩波紅利:
第一是二手房高位套現,第二是倒掛新房紅利。
而以碧云尊邸為例,新房價格12萬,二手賣出最高達到19萬。
一套200平的房子,直接獲利1500萬。
這誰不心動,誰不瘋狂?
當然,不是所有人都能賣房打新套利成功的。
有的人搖到了倒掛紅盤,但二手房一直遲遲沒有賣掉,最后二手房和倒掛新房的價格都跌下來了,高額的月供也是很大一筆壓力。
更慘的是買的倒掛新盤房價破發了,限售了,自己手里的二手房還沒賣掉,價格也跌慘了。
這樣的房東也不在少數。
而且2022年后很多區域倒掛縮水(如前灘二手房價從20萬/㎡跌至15萬/㎡,打新收益下降,大虹橋甚至有新房破發。
身邊一個朋友,手里有套浦東的二手房,21年6月份本來有機會1800萬賣掉的,賣掉就能去搖前灘。但他那個時候心氣十足,與買家差50萬沒談攏,結果后來1400萬都不好賣了。
剛需買房人
這兩年樓市的經典名言是,早買早享受,晚買享折扣。
現在的剛需買房人,對比前兩年,首付低了,利率降了,稅費少了,房子總價還便宜了。
尤其是買市區老破小和郊區動遷房,動輒40%的跌幅,原本400萬的房子,現在只要兩百多萬就能上車,無形中節省了一百多萬,房貸利率也優惠了。
免費送你一份
《2025上海樓市重磅資料包》
觀觀詳細分析:
上海的房子是賣是留?
租客
上海樓市,不僅房價下跌,房租也降了不少。房東肉疼,但是租客受益了。
原本只能租一室的價格,可以租到一室一廳了。
原本只能租毛坯的價格,現在可以看精裝了。
當然背后也有保租房分流的原因。
還有一個扎心的可能是,租客自己收入也降了,房租降的趕不上收入降的。
市區拆遷戶
上海房價跌了,但拆遷補償沒變少。
去年的徐匯東安新村一口拆遷了6000多戶。上海史上最大規模單地塊拆遷,人數約1.5萬人。
拆遷評估均價為約7.3萬/㎡,加上各種獎勵,實際動遷補償接近15萬/㎡。
加上今年的江南新村也有1000多戶,還有黃浦區拆遷大軍,上海拆出來多少千萬富豪。
房價下跌后,這些人手持拆遷巨資,買房的選擇面更大了。
外地有錢人
外地有錢人,包括留學生,富二代,入駐上海核心區的成本降低。
這些富二代留學生,江浙滬生意人,資產大都在股權中,房價漲跌對資產影響不大,反倒是入駐上海核心區的成本變低了。
但如果是要買新房的話,那成本反而變高了。因為市區新房一直在漲價。
中介、家裝等服務行業
2024年全國房產中介傭金收入2830億,物業費超1.2萬億,家裝市場達3.1萬億。這些都是樓市的成本。
這兩年上海房價跌了,但在一輪又一輪的政策刺激下,二手房成交量并不小,中介是靠成交量吃飯的,2020-2024年,上海加起來成交了100多萬套二手房,上下家加起來付了多少中介費。
而且一般人買房無論是二手還是新房,裝修家具都要搞一下的。
現在很多人賣房也會裝修一下,看著漂亮干凈好賣,裝修公司躺賺。
銀行
房價漲跌,銀行都是旱澇保收。
給開發商房貸賺一筆,給買房人放貸再賺一筆。
無非之前房貸利率高達4%-5%,多賺點;現在3%以上,少賺點。
開發商
市場艱難,但上海市區的新房幾乎不愁賣。
新房不想降價,還要保障銷量,怎么辦?提質量!
容積率低了,超高層變小高層或洋房,原來要住3000人的地方現在只住1500人;層高高了,從兩米八到3米1;
裝標上來了,外立面干掛石材鋁板,全部品牌家電;
得房率高了,建筑面積100平原本到手只有70平,現在實際到手85-90平,還送大露臺大飄窗;
當然,單價也貴了,物業費也貴了。
但算算實際拿到手的產品和使用面積,居住體驗,新房其實并沒有比二手房貴多少,甚至還更優惠。
上海這邊新房的提質還沒那么激 進,外地已經很 明顯了。新房幾乎碾壓二手,開發商瘋狂搶房東客戶。
有錢人更是偏好新房,2023-2024年,上海成交價3000w以上的房子,絕大多數都是新房。
小結
樓市下跌的錢,到底去哪了?
因為樓市原本就沒有這么多錢。
很多人的房子,是幾十年前分的,幾乎沒有成本的原始股。
后來也漲到了幾百萬一套,外地年輕人需要用六個錢包,加上未來三十年的房貸才能買下。
還有人30萬買入的第一代商品房,長期持有加上地段價值爆發(舊改、規劃),升值到700萬后置換千萬級新房。
這些人賣掉老破小,和老大樓,去買一套限價新房,錢流向了開發商和土地財政。
老人賣掉房子錢存銀行,也形成了對樓市的做空。
上海樓市,在房價調整中實現了一場悄無聲息的財富大轉移。
當然,市場艱難,能賺到錢畢竟還是少數人,大多數人能吃到都是時代紅利,而非財富收割。
注:該篇文章僅代表個人見解,不構成交易建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