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敬惟 鄒雅婷
“恭·時尚”品牌發布會現場。 恭王府博物館供圖
紫藤垂蔓的靈動線條映襯著優雅身姿,海棠花窗與竹林光影轉化為精美紋樣,古法纏花、盤金刺繡等非遺技藝巧妙融入當代設計……日前,恭王府博物館發布“恭·時尚”品牌,37套概念服飾和35套新中式成衣及配飾將中式生活美學詮釋得淋漓盡致。
自2023年“恭王府服飾秀”首次走進“時尚之都”巴黎,到“精雅風華——恭王府與中國時尚文化”展覽亮相新加坡,再到推出“福棠”香氛、打造“恭·時尚”品牌,恭王府博物館近年持續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當代語境下的多元化表達,讓國潮時尚在世界舞臺綻放光彩。
從服裝、包袋到首飾、香氛,從茶具、床品到潮玩、擺件,博物館文創幾乎承包了年輕人的時尚購物清單,讓網友感嘆“太全面了”“買買買停不下來”。中國國家博物館文創鳳冠冰箱貼火爆出圈,成為社交媒體上“倍兒有面”的時尚單品,銷量突破100萬件,帶動鳳冠IP全系列銷售額突破億元,創下國博文創產品近20年的銷售紀錄。
博物館推出時尚產品,為何成為許多年輕人的“心頭好”?精巧的設計是根本。博物館是歷史文化的寶庫,館藏文物承載著中華文明的博大精深,凝聚著古今勞動人民的智慧結晶。不少文物的材質、工藝、造型、裝飾均反映了那個時代的頂級水平,本就具有“頂流設計”的潛質。在深入了解文物內涵的基礎上,將傳統文化藝術元素轉譯為符合當代審美、適應大眾生活的設計語言,便能觸動年輕人的“時尚神經”。
性價比高也是年輕人心動的重要原因。蘇州博物館的吳王夫差劍手鐲,被當作國際大牌珠寶的平替;“國博衍藝”基于“古希臘的藝術與生活”展設計的金蛇戒指、項鏈等,成為蛇年爆款首飾。與價格高昂的奢侈品相比,幾百元就能“全套拿下”的博物館文創首飾可謂“性價比拉滿”。精良的設計加上親民的定價,讓年輕人不用花費高成本就可以把“國寶”穿戴在身上。
自信昂揚、勇于表達自我是當代年輕人的性格底色。他們樂于從博物館中汲取五千年文脈流淌的精氣神,用國潮產品和個性搭配彰顯獨特品位,向世界展示中華文化的魅力。他們身穿南京云錦博物館制作的“織金妝花龍鳳呈祥馬面裙”,走進巴黎凡爾賽宮等文化地標;他們用小程序定制敦煌紋樣絲巾,在社交媒體分享自己的創意之作。
作為文化產業的延伸,博物館與時尚界的聯動讓藝術融入生活,滿足了年輕人從“好”生活到“美”生活的進一步追求。在為博物館不斷推出時尚爆款而點贊的同時,也要關注產品的質量。只有銳意創新的設計加上一絲不茍的匠心,才能讓“博物館+時尚”走得更遠、更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