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多少資訊是真正有用的?FinGraph是中文財經世界唯一一家每日圖形化早晚專欄,為專注于全球市場的專業人士提供簡短、準確、全面的每日概覽。每天只需幾分鐘即可領先市場。文章內容不構成投資建議。
長期說明:本篇內容為早報,如需查看晚報、周末特輯及相關研究報告,請至知識星球內閱讀。
星球6月積分榜已發布,恭喜以下小組成員后臺私信領取128元續費券
知識星球過往內容推薦,會員可點擊后掃碼進入閱讀:
(7月19日)
(7月15日)
(7月17日)
(7月16日)
Headline
低利率吸引外資企業在華發債規模創新高
摩根士丹利:價格下行拖累名義經濟增長,抑制消費
高盛:中國廣義政府債務占GDP比重有所攀升
中美利差套利策略失效,吸引力消失引發資金外流
中國全力推進電氣化,構建電力生態主導全球制造業
中國企業“一帶一路”投資建設創紀錄,半年超去年總和
美國通脹預期回落,美國消費者信心升至數月高點
美國新屋開工反彈,但多戶和單戶住宅市場嚴重分化
美國科技七巨頭盈利增長預期遠超市場其他公司
美散戶交易活躍度再度回升,重返Meme狂潮后高位
標普遠期市盈率與其未來短期回報之間幾乎毫無關聯
北美兩大鐵路巨頭或將合并,締造史上最大鐵路并購案
加拿大銀行業排名洗牌,聚焦本土業務的銀行超越對手
歐元區建筑業產出同比增長放緩,環比出現回落
歐盟對俄柴油新制裁,威脅關鍵進口來源致市場緊張
英國股市股息收益率領先,有望吸引全球收益型投資
財富五百強女CEO比例創新高,但未來進展面臨挑戰
中國
1.受境內較低的人民幣利率推動,2025年以來,外資企業在中國境內發行債券的規模達到1149億元人民幣,延續了近年來的快速增長趨勢。其中,外國政府與國際開發機構的發行尤為活躍,發行額達235億元,同比增長161%。
來源:邊際Lab x FinGraph財經圖集
2.盡管中國第二季度GDP同比增長超過5%,但價格下行的壓力導致名義GDP增速從第一季度的4.6%降至3.9%,進一步拖累企業利潤。企業部門面臨的壓力預計將通過就業市場和工資增長放緩傳導至居民部門,進而抑制消費。數據顯示,剔除以舊換新相關商品后,第二季度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速已從第一季度的3.3%放緩至2.2%,這反映了補貼政策的“擠出效應”及持續的通縮循環。
來源:摩根士丹利(《中國思考:警醒前高后低勢頭》,)
3.根據高盛一項涵蓋官方與隱性債務的全面估算,中國的廣義政府債務(AGD)于2024年達到179萬億元人民幣,相當于GDP的133%。這一水平較2023年的165萬億元(占GDP的127%)進一步攀升,且較2019年疫情前的112萬億元(占GDP的111%)增長了60%。
來源:高盛(《中國不斷上升的廣義政府債務但利息支付穩定》,)
4.彭博數據顯示,通過外匯掉期將美元兌換為人民幣后投資于一年期同業存單(NCD)所獲得的總回報率,本周已跌至約4%,與一年期美國國債收益率基本持平。這是自2023年2月以來,這一備受追捧的套利策略相對于美國國債的收益率溢價首次消失,主要因為美元走弱侵蝕了外匯掉期部分的收益。這一變化已引發資金外流:5月份,境外投資者持有的同業存單頭寸萎縮近6%,為六個月來首次凈流出。
來源:Bloomberg
5.中國正以遠超任何其他主要經濟體的速度推進電氣化進程。在過去20年里,電力在中國終端能源消費中的占比已翻倍至28%,僅次于日本。過去十年,中國電力消費年均增長5.7%,是全球平均水平的兩倍多,遠超美國(0.6%)和經合組織國家(0.4%)。中國的能源戰略核心并非外界通常認為的“可再生能源優先”,而是全力構建一個來源多元、成本低廉、供應充足的“電力生態系統”。這一戰略的最終目標是利用壓倒性的電力優勢,來鞏固和提升其在全球先進制造業中的主導地位。為實現這一目標,中國進行了大規模的基礎設施建設,其3400吉瓦的電力裝機容量已超過歐美總和,并已建成42條特高壓輸電線路,而美國在這一領域尚是空白。
來源:Gavekal Dragonomics(《電力、芯片自給、電動車價格戰》,)
6.根據格里菲斯大學等機構的研究,2025年上半年,中國企業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投資和建設合同總額達到創紀錄的1240億美元,僅半年就已超過2024年全年總和。此輪激增主要由多筆超百億美元的巨額交易驅動,其背后原因包括中國國內增長放緩和企業為應對貿易戰而尋求海外市場多元化。能源仍是投資的重點領域,其中油氣相關合同與投資額達到約440億美元的歷史新高。
來源:金融時報
7.根據蓋世汽車研究院的數據,2024年,在中國約70家活躍汽車制造商中,僅有約15%的產能利用率達到了70%或以上,僅有比亞迪、特斯拉等少數頭部企業能夠高效利用產能。70%的利用率通常被視為車企實現盈利和可持續運營的最低門檻。
來源:Bloomberg
美國
1.根據密歇根大學的初步數據,7月份美國消費者信心指數升至61.8的五個月高點,高于預期的61.5,其主要驅動力來自通脹預期的持續回落。一年期通脹預期已從5.0%降至4.4%,五年期通脹預期則從4.0%降至3.6%,均為數月低點。通脹擔憂的緩解,歸因于美國總統特朗普收回了部分激進的關稅威脅,減輕了市場對進口成本上升的憂慮。
來源:邊際Lab x FinGraph財經圖集
2.美國6月新屋開工年化總數環比回升4.6%至132.1萬套,基本符合市場預期,扭轉上月近10%的跌幅,主要由多戶住宅開工激增30.6%至41.4萬套所帶動。單戶住宅則下降4.6%至88.3萬套,為2023年初以來低位。作為更具前瞻性的指標,建筑許可總量微升0.2%至年化139.7萬套,高于預期,其中多戶住宅許可增長8.1%,單戶住宅許可下降3.7%。
來源:Bloomberg
3.根據FactSet的數據,分析師預期“七巨頭”第二季度每股收益(EPS)將同比增長14.1%。相比之下,標普500指數其余493家公司的增長預期僅為3.4%。預計后者將在未來幾個季度縮小差距。
來源:FactSet
4.美國股市的散戶交易活躍度再度回升,其占市場總交易量的比例在7月份達到21%。這一參與度水平顯著高于疫情前約10%的常態,并且是除了2020至2021年“meme股”狂潮期間外的最高水平。
來源:Citadel Securities
5. 在過去45年中,標普500指數的遠期市盈率(P/E)與其未來6個月的回報率之間關聯性極弱,兩者的R2僅為0.01。
來源:高盛
6.上周,專注于高股息策略的五大美國ETF吸引了高達175億美元的資金流入。此輪資金流入的主要驅動力之一,是市場預期美聯儲將在今年晚些時候降息,促使尋求收益的投資者尋找債券之外的替代品。此外,由于高股息股票板塊近年來表現持續落后于大盤,其相對估值和股息收益率也變得更具吸引力。目前,標普500指數成分股中有45家公司的股息收益率超過了三個月期美國國債,而去年同期僅有14家。
來源:Bloomberg
7.北美最大的鐵路公司聯合太平洋(Union Pacific)正在探索收購其競爭對手諾福克南方(Norfolk Southern),這筆交易將合并北美收入排名第一和第五的鐵路公司,可能成為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鐵路并購案,締造一個市值近2000億美元、網絡橫貫美國東西海岸的鐵路巨頭。盡管在高度集中的鐵路行業,任何大型合并都將面臨嚴格的監管審查,但市場猜測,特朗普政府可能對行業整合持更開放的態度。
來源:Bloomberg
加拿大
加拿大銀行業市值排名出現變動,加拿大帝國商業銀行(CIBC)已超過豐業銀行(Scotiabank),憑借946億加元的市值成為該國第四大銀行。這一變化源于兩者股價的巨大分化:過去一年CIBC股價飆升47%,在大型銀行中表現最佳,而豐業銀行則表現最差。隨著加拿大借貸成本企穩和房地產市場顯現韌性,投資者正青睞CIBC這類聚焦本土零售銀行業務的銀行,而豐業銀行則因其縮減拉美業務的長期戰略調整導致盈利不佳而受到市場冷落。
來源:Bloomberg
歐洲
1.歐元區5月建筑業產出同比增長2.9%,為連續第二個月上升,但較4月上修后的4.7%增幅有所放緩。細項來看,房屋建筑(+6.4%)、土木工程(+2.9%)和專業建筑活動(+1%)的增速均低于上月。環比方面,建筑業產出在4月大增4.9%后,5月回落1.7%。
來源:邊際Lab x FinGraph財經圖集
2.歐盟周五確認將推進一項新制裁,禁止進口由俄羅斯原油精煉而成的柴油,此舉給本已緊張的歐洲柴油市場帶來了更大的上行壓力。新制裁的關鍵影響在于,它直接威脅到了歐洲一條重要的柴油進口來源:歐盟約15%的海運柴油(約24萬桶/日)進口自印度和土耳其,而這些國家正是俄羅斯原油的主要加工方。在歐洲柴油庫存本已處于低位的背景下,消息公布后市場反應迅速,柴油裂解價差一度飆升3.5美元/桶。
來源:Bloomberg
英國
英國股市的股息收益率在主要區域市場中領先,其2025年預期收益率高達3.6%至4.0%,即便剔除大宗商品板塊后依然具備顯著優勢。由于英國市場對全球股息投資風格的貝塔(beta)系數高達17%,遠超其他市場,一旦投資者轉向收益型策略,英國股市有望成為主要受益者。
來源:摩根大通
亞太
1.日本首相石破茂領導的自民黨(LDP)及其執政伙伴公明黨在周日的參議院選舉中遭遇歷史性挫敗,失去參議院多數席位。此次選舉被視為對石破茂政府的公投,選民對持續的通脹及政府反對削減銷售稅的立場表達了普遍不滿。這一結果不僅使石破茂的首相職位面臨壓力,也增加了未來政策制定的不確定性,市場擔憂政府可能被迫在減稅等財政問題上妥協。受此影響,日元兌美元匯率一度上漲0.7%。
來源:Bloomberg
2.MSCI日本銀行股的相對表現與日本十年期國債收益率的走勢呈現出高度正相關。摩根大通指出,這一緊密聯系反映了日本國內通貨再膨脹(reflation)的宏觀主題正在持續兌現。由于銀行業是利率上升環境中的直接受益者,該行繼續維持對日本銀行股的看多立場不變。
來源:摩根大通
新興/前沿市場
埃及財政部表示,該國計劃在未來12個月內通過國際市場發行40億美元的債券,發債幣種將包括美元和歐元,并考慮日元、人民幣及伊斯蘭債券等以實現融資來源多元化。埃及近期推出了一系列重大經濟改革措施,包括與阿聯酋達成350億美元的開發協議,并將本國貨幣大幅貶值40%。這些舉措已成功提振市場信心,使其美元債券的平均收益率從4月份超過11.5%的高點回落至目前的約9.3%。
來源:Bloomberg
全球
2025年財富500強企業中的女性首席執行官(CEO)數量達到55位,創下歷史新高,并首次突破10%的比例門檻。盡管這是一個里程碑,但是,近期企業界對多元化、公平和包容性(DEI)議題關注度的降溫,可能對未來女性進入最高領導層構成挑戰。
來源:Axios
ESG
根據能源研究所所采用的新統計方法,2024年化石燃料在全球能源供應總量中的占比為87%,顯著高于舊方法下的81%。盡管數據與1980年的94%相比有所下降,但仍顯示出全球能源結構對化石燃料的依賴程度比此前認為的更高。
來源:能源研究所
說明:本專欄所選取的任何信息均僅反映所列示機構或分析員的觀點,不構成對任何人和機構的投資建議,不能成為或被視為交易任何證券產品的邀請及承諾。
歡迎關注公眾號查閱更多內容:
也請關注附屬賬號以防失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