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女子再婚10年,兩人生了一個女兒,丈夫意外身亡,丈夫前三任妻子痛哭流涕,可她卻一滴眼淚沒掉,只顧忙著收禮金,一個月后,婆婆對她說,“我搬來和你住,你給我養老送終。“
謝桂芬與丈夫劉立是二婚夫妻,在遇到劉立之前,謝桂芬離異8年一直單身,因第一段婚姻帶來的影響,讓她一直恐懼婚姻。那時謝桂芬在火車站經營著一家小旅店,生意不咸不淡,倒也可以足夠生活,她原本想著生活就這樣過下去,誰想劉立的出現卻打破她內心的平靜。
一次偶然的機會她與離異三次的劉立認識了。劉立為人溫和有禮,對待謝桂芬也呵護有加,謝桂芬逐漸被劉立打動,之后就把旅店轉讓出去和劉立結了婚。
兩人結婚后,謝桂芬就和丈夫商量兩人再生一個孩子。因為劉立的兒子已經馬上考大學了,而謝桂芬的女兒也跟了前夫。可這一提議卻遭到了婆婆的反對。
婆婆本來就重男輕女,她覺得自己有一個大孫子就足夠了,況且兒子一個月只有5000多工資,根本沒有能力撫養兩個孩子。
盡管遭到婆婆反對,可是夫妻倆最后還是生了一個女兒。婆婆對孫女從來都是不管不問,幾乎沒拿正眼瞧過,不過謝桂芬也從沒和婆婆計較什么,婆婆和小兒子生活在一起,兩人幾乎也不走動,關系很淡。不過劉立卻對女兒疼愛有加,對待妻子也是溫柔體貼。這讓謝桂芬覺得很幸福也很滿足。
幸福的時光總是短暫的,一次意外,奪走了劉立的生命。
葬禮上,劉立的老母親哭得撕心裂肺,親戚朋友也都感覺非常惋惜,紛紛流下了傷心的眼淚,就連劉立的前三任妻子也沒有例外。
可最令人奇怪的是,做為劉立的現任妻子的謝桂芬卻在丈夫死后一滴眼淚都沒流,她仿佛是個局外人一般,面無表情地處理著丈夫的身后世,只在丈夫要拉到火葬場的時候,才看了一眼丈夫,之后居然去忙著收“人情錢”去了。按當地風俗,這種事都是由別人來做,但她卻偏要自己動手。
謝桂芬的舉動,讓婆婆難以接受,村里人也在私下里說她最毒婦人心,相處了十年的丈夫死了,她卻一滴眼淚都沒掉。婆婆聽了到村里的閑話,更加火冒三丈,覺得謝桂芬只認錢不認人。
事后,小叔子想看一下賬本,畢竟他也請了一些人來,他想知道別人都送了多少錢,自己以后也好還回去,可讓人不解的是,謝桂芬卻抱著賬本死活不給他看。
然而更讓劉家人生氣的還在后面。
頭七當天,按當地風俗,下午三點,親戚們要一起去墳上去祭拜,可等大家來了之后,卻發現謝桂芬根本就沒在家,打電話也不接。
婆婆頓時氣得拿起棍子把兒媳家的玻璃砸碎了。
謝桂芬回到家后和婆婆解釋,自己是因為去接女兒放學才誤了時間,可是婆婆卻不相信她。婆婆在心中認定她就是鐵石心腸的女人,這樣的女人不配住在兒子的家里,她要把兒媳趕走。
一天她對謝桂芬說,我要搬到你那,你給我養老送終。
謝桂芬聽完差點驚掉下巴,她對婆婆說,“你兒子現在已經不在了,我們娘倆都不知道誰來管,我怎么管你呢?況且你還有小兒子,而且你一直就住在小兒子家,現在為什么一定要到我家來?”
可婆婆卻固執地認為,這房子是兒子的,她就有一半的繼承權,她去住也合情合理,況且兒子死了,兒媳給婆婆養老也是理所應當。
然而謝桂芬卻拒絕了婆婆的要求。可從那以后,婆婆就經常來家里砸玻璃,砸門,攪得她不得安寧,母女倆被婆婆嚇得每天都要膽戰心驚的生活。
可盡管婆婆這樣,謝桂芬依然沒有妥協。氣憤無比的婆婆實在難以咽下心中那口怒氣,便找到了電視臺,希望記者能夠幫助她討回這個公道。
她對記者說,“她不是一個孝順的兒媳,自從嫁過來后,總共加起來才叫我5次婆婆,過年過節也從來沒有主動去看過我,更別說買什么禮品了。但是這些我也都不介意,可是現在我兒子沒了,她居然沒掉一滴眼淚,這個狠心的女人,她怎么對得起我死去的兒子,我替兒子不值。”
聽完婆婆的話,謝桂芬解釋道,“我確實有些地方做的不到位,我向你道歉,但這些都是我的性格所致,我比較內向,不會表達,所以才造成了這些誤會。但是丈夫的死我還是非常傷心的,只是我的眼淚都流在心里,但這并不代表我不傷心。”
桂芬的妹妹得知姐姐的遭遇后,十分氣憤,她說,姐姐從小性格就好強,不喜歡表達自己,喜歡把事憋在心里。其實姐夫死了她很傷心,之前姐姐紅光滿面的,可現在卻瘦得都快脫相了。這難道不能證明姐姐傷心嗎?
那么為什么她要忙著收錢呢?桂芬說,她并不是有意那樣做的。她只是不知道當地的風俗,才造成了誤會。
可無論別人怎么說,婆婆都不肯原諒兒媳,她堅持說房子是他兒子,他有一半,他有權把兒媳趕走。可事實上,房子是劉立和桂芬婚后共同建立的,屬于夫妻共同財產,婆婆是沒有權利把兒媳趕走的。
逝者已逝,生者如斯。劉立已經離開,但是最愛的兩個人還在人間,相信劉立也不愿意看到兩個最愛的人鬧到如此地步。活著的人好好活著,這才是對死者最好的緬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