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俄烏沖突貌似真的要結束了,隨著特朗普50天不簽停戰協議就對俄羅斯加征100%關稅的消息出來,32國也對中國等國發話要求停止對俄貿易,這場持續了三年的戰爭到底還是被迫進入了倒計時。
而與此同時,一個稱呼的細微變化卻暴露了這場倒計時游戲的真實目的。那么,俄烏沖突是否真的在50天內結束呢?特朗普又打的什么算盤?
1、局勢多變,俄烏沖突將結束?
或許是從美方撤出對烏援助以及歐洲國家對烏援助疲軟開始,烏克蘭的命運就已經被釘在十字架上了,如今,新的局勢又產生了變化,烏克蘭可算得上雪上加霜了。
三年來,俄烏沖突的多變局勢幾乎讓所有國家都感到十分意外,但他們畢竟不會一直被輸血,當歐洲的輸血管道斷開之后,烏克蘭就大勢已去了。
近幾個月,俄羅斯可以說是把烏克蘭按在地上打了,連連擊退了不少烏軍不說,還收回了不少重要城市,眼看就要進行大決戰了。
再加上這幾天有消息稱,俄羅斯正在蘇梅方向集結上百萬軍隊,儼然是一副要決斗的樣子。雖然這個消息沒有被官方證實,但從中我們也能看出來,俄羅斯決計是不想再拖下去了。
然而,速戰速決的宗旨偏偏碰上特朗普這個離譜大王,而他偏偏在前幾天宣布要恢復對烏克蘭的軍事援助,顯然是想拖住當前俄烏沖突的戰爭進程,為自己的關稅戰爭取時間。
不過,特朗普的話畢竟不能全信,按照他之前朝令夕改的口碑,這出戲大概還有別的改變。這不,在7月15日,特朗普就對普京發出最后通牒,聲稱如果不在50天內與烏克蘭達成停戰協議,就要對俄羅斯加征100%的關稅。
關稅這件事本來是件很嚴肅、關乎國家貿易的事情,如今生生的讓特朗普玩成了過家家,就是不知道,如果普京沒有實現他這個“愿望”,美國的關稅系統是否真的能順利接到對俄加征關稅的指示呢?
顯然,是不大可能的。那么,特朗普這出威脅戲碼到底是為了什么呢?其他國家又是什么態度?
2、來自32國的“禁令”
歐洲國家和美國向來是捆綁十分深入的,這一次對俄羅斯的制裁自然也少不了他們的背后拱火和助力。當然,他們幫助美國也不全是因為與美國的捆綁關系,主要是俄烏沖突的結果對他們也有影響。
當初俄烏沖突爆發,其中一個原因就是因為烏克蘭一心想加入北約,但由于烏克蘭是俄羅斯的門戶,一旦他們加入北約東擴的隊伍中,俄羅斯的國家安全可就遭老罪了。本來就有他們的原因,如今又趁著特朗普50天的最后期限耀武揚威,北約32國也真是好樣的。
在特朗普發出對俄羅斯的最后制裁威脅之后,北約32國就將爪子伸向了中國,當然,不是和中國作對,而是禁止中國和俄羅斯進行貿易往來。
有的人可能會奇怪,為什么他們沒有直接針對俄羅斯反而來找中國呢?那還用說,他們打不過俄羅斯,只能從他們賴以生存的外貿下手。
之前,俄羅斯就曾被美國制裁,但仍有一些國家冒著風險和俄羅斯進行貿易往來,這一舉動打了特朗普的臉,所以,在這一次的關稅戰中,特朗普首先就針對這些國家,迫使他們放棄購買俄羅斯的石油。
這樣一來,北約32國的舉動就顯得很合理,畢竟他們是美國的盟國,跟著美國一起對俄羅斯進行制裁,對中國展開威脅,這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了。
3、從朋友到狠角色
美國和北約32國的行為實在令人發指,不過這也暴露了他們企圖利用政治和經濟較量叫停俄烏戰爭,并且為自己謀取經濟利益的真實目的,也算是在一定程度上為我們提供了應對的方向。
無論是什么時候,中國維護國際社會和平穩定以及自身主權和權益的初心都不會變,所以,對于北約的這項禁令,中國根本沒放在心上。
不僅如此,表明立場的同時,我們也對中俄關系進行了再一次的重申,在外交部發言人的發言里,中俄合作公開透明、基于互利,不會受到任何第三方的干擾,美西方還是死了這條心吧。
不過話說回來,也有人對特朗普的此番行為有著不同的看法。在大眾的認知里,幾乎所有人都覺得特朗普這50天的期限是最后通牒,但有沒有可能他另有目的呢?
所有事情都是有跡可循的。就在特朗普發出被認為是最后通牒的消息的同時,俄羅斯方面就傳出了普京要在60天的時間內搞定夏季攻勢,結束這場戰爭。
50天正好包括在60天之內,這難道是一次巧合嗎?顯然不是的。由此,我們可以認為,特朗普此次威脅不過是政治作秀,其真實目的只不過為了給自己一個臺階。
而除了這一點以外,特朗普對普京的稱呼改變也透露出了相同的意味。在發出最后制裁之前,普京和特朗普雖然算不上特別親密,但關系還算不錯,所以特朗普一直稱呼普京為朋友。
但自從特朗普準備對俄重拳出擊之后,他就好像變了一個人,甚至直接聲稱普京是一個狠角色,前后的反差可真是太大了。
而這樣的變化代表著什么呢?其實很好理解。特朗普知道普京不會輕易放棄這個乘勝追擊的大好機會,而他又一直在其中攪合,為了將自己徹底剝離出來,適當的割席也是有必要的。
說的簡單點,特朗普的這次最后通牒其實并不是最后期限,而是給俄羅斯一個速戰速決的機會,也是給自己一個抽身的機會,至于最后的結果如何他根本不在乎。
但是他首先得給自己找一個安全地帶,以免到最后50天的期限到了,俄烏沒有停戰,外界再對他議論紛紛,畢竟俄烏沖突的問題可不是關稅問題,不能一延再延。
所以,從這個方面來看,俄烏沖突大概率不會在50天或者60天內結束,至于之后的發展如何,還得看俄烏雙方的努力。
參考資料:
林劍:希望各方在烏克蘭危機上多做有益于勸和促談的事——2025-07-17 08:59·外交部發言人辦公室
北約秘書長宣稱:中國、印度和巴西等國若繼續與俄羅斯做生意,可能會受到“二級制裁”——2025-07-16 08:41·觀察者網
劉和平:接下來50天,俄烏將迎來最后的生死對決!——2025-07-15 21:12·直新聞
對俄威脅征100%關稅、對烏輸送武器,特朗普為俄烏和談設50天期限——2025-07-15 08:57·環球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