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石油
印度在最后一刻又“背刺”俄羅斯?日前印度政府的表態,可謂是讓俄羅斯非常失望了。這段時間西方各國都為特朗普的“轉向”而歡呼,這位美國總統決定對俄羅斯出手,50天時間內如果俄烏不停戰的話,那么就要對俄羅斯加征100%的關稅。而且更加“狠”的是,美國要對俄羅斯對外出口石油加征二級關稅(之前說的是500%)。所謂的二級關稅,簡單說就是所有買俄羅斯石油的國家,統統都要被美國收取大額稅款。
印度的“生命管線”
這次美國更絕的是,他們的關稅開始加征的時候就直接點名中國和印度兩個國家,表示中印兩國“買了俄羅斯70%的石油”,是這次美方的最大征稅目標。印度這邊立刻面臨兩難選擇:俄羅斯是印度重要的武器供應國和石油進口來源之一,有35%左右石油進口都來自俄羅斯。而且,俄烏沖突爆發后,美國及其盟友對俄羅斯實施嚴厲制裁,印度面臨巨大壓力。但莫迪沒有向拜登政府屈服,美國也因為維護“同盟利益”沒動手,這次已經完全不一樣了。
印度總理莫迪
18號印度石油部長辛格·普里的一番言論引俄羅斯的“震驚”,印度顯然已經有了自己的決定。他表示,若美國因印度從俄羅斯進口石油而對其加征次級關稅,印度可能考慮從其他渠道購買石油。這一表態暗示印度在石油進口問題上可能拋棄俄羅斯,轉向第三國;根據印度目前進口結構來看,他們今年加快了對伊拉克、阿聯酋等中東國家石油進口,這似乎已經早就在為俄羅斯被制裁做準備了。這次印度準備放棄俄方,看起來似乎并不突然。
俄羅斯總統普京
很顯然他們準備“不對俄貿易堅守到底”,印度此舉反映出其外交政策的靈活性與功利性。印度既不想被美國視為俄羅斯的堅定盟友而遭受制裁,也不想完全放棄與俄羅斯的合作,失去在軍事、能源領域的利益。但俄羅斯媒體對此不滿警告:雖然看似在短期內維護了自身利益,但長遠來看,損害了印度的國際信譽。印度和俄羅斯是很多框架內的合作伙伴,他們如果這樣做必然會讓俄方對印度產生防范心理,影響兩國未來在軍事、能源等多領域的合作。
中俄關系仍然保持不變
值得一提的是,外界關注到中國和印度相比已經明確回應了美國的關稅制裁,表示“反對任何單方面的制裁以及長臂管轄”。而且通過中美第一輪的交鋒,外界也都清楚了中方即使站出來反對不遵守這種制裁,美國也不太可能征收所謂的高關稅,這無非是把4月份的中美關稅摩擦重演一遍,上次的結果有目共睹,所以特朗普不可能選擇“頭撞南墻”對中國再次下手。總之如果印度政府最后真的選擇“說到做到”的話,俄羅斯通過這次的事情已經能看清楚莫迪政府的利益選擇,對于俄羅斯在東亞的“合作秩序”也會有很大的改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