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政府加大圍剿中國,美防長剛下禁令不到一天,微軟就把中國工程師踢出了和美軍相關的項目。
7月18日,美國國防部長赫格塞思公開宣布,將對美國國防部的網絡服務項目進行為期兩周的排查。
他強調,排查重點是要確保這些項目中沒有中國技術人員參與。
這個決定一出,微軟不到一天就做出回應。
微軟方面表示,已經停止讓中國的工程師參與涉及美國軍方的服務。
微軟還稱,他們對客戶的數據保護是高度重視的,不會允許存在安全風險。
微軟的云服務業務在其整體營收中占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約占總收入的四分之一,而美國政府和軍方又是其重要的客戶群體。為了維護與美國政府和軍方的合作關系,保障自身云服務業務的穩定發展,微軟不得不迅速響應美防長的禁令,將中國工程團隊從美軍相關項目中移除。
但這一做法,卻讓微軟陷入了一場本不該由其承擔的政治漩渦之中。表面上看,這是一個企業對政府政策的服從,但實際上,它已成為美國政府將技術問題政治化的犧牲品。
微軟此次決定停止任用中國工程師向美軍提供技術支持,追根溯源,源于美國一家調查新聞組織“ProPublica”近日發布的一篇文章。這篇文章爆料稱,在美國“數字護衛”的監督下,微軟曾安排中國工程師參與美軍云計算系統的相關工作。
文章中提到的“數字護衛”計劃,是由于美國國防部要求處理敏感數據的人員必須是美國公民或永久居民,微軟的外籍員工不得直接訪問敏感的云系統,因此微軟建立了這一計劃,雇傭在美國擁有安全許可的員工,負責聽取執行海外工程師的指令,并將工程師的命令復制粘貼至系統中。
“ProPublica”在文章中聲稱,這些通過分包商雇傭的“數字護衛”,雖然持有安全許可,但普遍缺乏技術能力,難以評估中國工程師的工作是否存在網絡安全隱患。
福克斯新聞援引消息人士的話進一步指出,這些“數字護衛”通常是退役軍人,受雇的核心考量在于安全權限而非技術能力,他們往往缺乏評估所監督工程師編寫代碼的技能,這可能會導致在不知情的情況下,將外國工程師提供的所謂“惡意代碼”插入國防部的計算機系統,使政府信息面臨“間諜”活動的風險。整篇文章將攻擊矛頭直指中國工程師。
微軟方面在回應這篇報道時表示,其在提交給政府的授權文件中詳細描述了“護衛模式”的具體細節,人員和分包商的運作方式也“符合美國政府的要求和流程”。
聲明強調,微軟的全球員工“無法直接訪問客戶數據或客戶系統”,“擁有適當權限和培訓的護衛人員將提供直接支持。這些人員接受了關于保護敏感數據、防止損害以及在環境中使用特定命令/控制的專門培訓”。
微軟前副總裁普拉迪普?奈爾也解釋道,作為“護衛計劃”的早期概念開發者,他們設置了包括審計日志等在內的各種安全措施,以提醒微軟或政府注意潛在問題,并且表示“由于這些控制措施非常嚴格,剩余風險極小”。
這篇“亂帶節奏”攻擊中方的文章,很快被美國共和黨的“反華魔怔人”們加以利用炒作。
就在美國國防部長赫格塞斯宣布啟動審查的同一天早些時候,阿肯色州共和黨參議員、參議院情報委員會主席兼軍事委員會成員湯姆?科頓,就文章內容向美國國防部部長赫格塞思致信,要求美軍提供一份雇傭中國籍人員為國防部提供服務的承包商名單,并提供更多關于“數字護衛”如何接受訓練以偵測可疑活動的信息。
他在信中聲稱,“美國政府認識到,中國的網絡能力對美國構成了最具侵略性和危險性的威脅之一,其對我們關鍵基礎設施、電信網絡和供應鏈進行了滲透”。
可以說,這篇報道成為了美國政府進一步打壓中國工程師參與美軍項目的導火索,而美國政客們的借機炒作,則讓這一事件迅速發酵,最終導致美防長下達禁令,微軟被迫做出回應。
美國政府這一系列操作,表面上是為了所謂的“國家安全”,防止中國工程師竊取美國軍事機密,但實際上,這種擔憂毫無根據。
且不說在微軟公司的框架下,中國員工要“竊取”美國軍事機密幾乎不具備實踐可能性,那些服務于美國國防部的承包商,出于各種因素考慮,本來就不會大規模雇傭中國雇員。
回顧美國近年來的一系列行為,這種無端指責和打壓中國的情況早已不是第一次發生。從貿易戰到科技封鎖,美國政府不斷以各種荒謬的理由對中國進行圍追堵截。在科技領域,美國政府更是不遺余力地渲染“中國威脅論”。
但科技從無孤島,創新被政治裹挾,終將損害全人類。
開放協作才是正途,這道理比任何禁令都更該被銘記。
參考資料:美防長焦慮:中方人員不再參與任何項目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