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陳可辛投資3億籌拍《投名狀》。劉德華片酬1600萬,金城武思忖后,覺得不應超劉德華,便要了1200萬。徐靜蕾則表示:“錢無所謂,給200萬即可。”
陳可辛說,《投名狀》這部戲的拍攝過程,就跟片中李連杰的那一句經典臺詞一樣:“我這一生如履薄冰。”
從劇本籌備到電影拍攝,陳可辛面臨著極大的壓力,即使他已經是獎項拿到手軟的著名大導,捧出的眾多頂級電影巨星,但是遇到《投名狀》,陳可辛也不得不嘆一聲,拍電影難啊!
《臥虎藏龍》讓武俠重新成為潮流,周潤發和章子怡在翠綠竹林中那場飄逸的打戲,成為影視經典。
這種飄逸的武打風格,開始在市場上流行,沒有飛來飛去的武打動作,就沒有觀眾進場。
可是陳可辛執拗,他要做一個不一樣的武俠大片,摒棄那些飛天遁地的動作,要探討真實的武俠。
這種創作理念在當時看來十分“特立獨行”,陳可辛在籌備電影的時候,就遭遇了極大的阻力。
制作公司對他說,這樣排票房不好,武術團隊對他說,沒有飛來飛去的威亞,舞蹈動作不好看,諸多的反對聲一度讓陳可辛幾近崩潰。
陳可辛逃跑了,他在拍攝途中逃回香港家中,茶不思飯不想,幾乎失去了站起來的勇氣。
吳君如為了讓陳可辛吃飯,每一頓飯得逼著陳可辛用湯將主食灌進去,這樣在家里躲了一周,陳可辛甚至去看了醫生,吳君如說,他要是不回去把戲拍完,以后就廢了。
陳可辛又回到了片場,仍然有一大堆問題等待他解決,拍攝《投名狀》實在是太難了,難怪陳可辛多年后想起來還覺得“恐懼”。
《投名狀》的劇本前前后后寫了十幾稿,9個編劇加上陳可辛,把原著《刺馬》的故事翻來覆去的拆解重構,最后大家都懵了,還是要硬著頭皮繼續磨劇本。
開拍之后,陳可辛每天收工回去,都要拉著一堆編劇繼續聊劇本。這部電影的內涵之深刻,場面之宏大,調度之艱難,都達到了一個高峰。
多方都在關注著這部電影的成敗,用哪個演員能保證《投名狀》號召力?從一開始,陳可辛的對于演員的選擇就是極為慎重的。
四大主演分別是李連杰、劉德華、金城武和徐靜蕾,光是這個陣容就能吸引一撥觀眾進場。
《投名狀》一半的投資都花在了演員身上,這個錢花的值不值,影片最后的效果說明了一切。
陳可辛說,當初邀請演員的時候,李連杰是最輕松的。他只用了15分鐘,就說服了李連杰來參演。
李連杰是享譽國際的武打巨星,各種類型的武打片都演遍了,武打角色對他來說并不稀奇。但是陳可辛對他說,《投名狀》將是一部與眾不同的武打片。
陳可辛拍攝的《投名狀》更為突出“文戲”,能夠讓李連杰充分展現自己的演技,李連杰因此欣然前往。
李連杰拿到了1億元的片酬,他是當時亞洲最貴的演員,躋身好萊塢片酬的“千萬俱樂部”,李連杰的名字,就是號召力的同義詞。
1億元片酬已經是李連杰給陳可辛的“友情價”,若是按照李連杰的好萊塢片酬,他能拿到1億2千萬的片酬。
天王劉德華拿了1600萬,是《投名狀》中片酬第二高的演員。隨后是金城武,拿了1200萬片酬,這份片酬給的不容易,陳可辛差點兒就沒能說服金城武參演。
金城武拍攝古裝片比較少,有已經有了《臥虎藏龍》這樣高度的作品,一開始接到出演《投名狀》的提議,他其實不太愿意出演。
陳可辛花了兩個多月的時間說服金城武,差點兒就準備另找人出演,金城武終于被打動了,成為《投名狀》三大男主角之一。
《投名狀》是一部戰爭片,男人戲是重頭戲,女主邀請到了徐靜蕾,她也是因為和陳可辛的友誼才來的,200萬就答應出演。
陳可辛很感激這些演員,他的拍攝壓力很大,投資也很緊張,四大主演都自降片酬,只為完成這部宏篇巨著。
陳可辛之所以愿意花這么多片酬請演員,也是為了放眼全球市場,他知道這樣的大規模商業電影,只有進入全球才能賺錢。
參考資料:《投名狀》演員片酬曝光李連杰身價一億最貴.揚子晚報收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