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五角大樓在7月18日突然發布禁令要求清查中國籍技術人員,限制其參與云端服務項目。
該禁令的直接誘因是《The Intercept》7 月初的一篇報道,但報道未提供實質性證據。
禁令突至,微軟被“點名”
7月18日早上,美國國防部長皮特·赫格塞思簽署命令,要求所有與五角大樓有合作的承包商,迅速清查中國籍技術人員,限制他們繼續參與任何云端服務項目。
五角大樓合作的云端服務項目主要涉及軍事數據存儲、國防系統運維等敏感領域。
這份命令的關鍵詞是“不得繼續雇用”、“不得參與維護”、“不得涉及任何中國工程師代碼的系統”。
這一禁令超出了常規技術審查范疇,引發了對其政治影響的討論。
首當其沖的就是微軟。
這家巨頭本就經常身處風口浪尖,但過去是技術問題,現在是“人”的問題。
被點名的中國工程師,多數并不觸碰敏感數據,他們的工作流程有嚴格的“數字護衛”機制(該機制包括“敏感數據僅美國本土員工可訪問”“中國工程師操作需實時日志留存”等具體措施)數據中轉、權限隔離、身份驗證,樣樣齊全。
但這些措施,在政客眼中變得毫無意義。
導火索:一篇報道點燃硅谷
五角大樓這一決定的導火索是7月初《The Intercept》發表了一篇調查報道,報道中披露微軟長期雇傭中國工程師為軍方提供技術服務,并提及“代碼中可能存在不可控因素”。
報道一出,共和黨參議員湯姆·科頓,立馬致信國防部,質疑微軟的“數字護衛”機制是否真能隔絕“間諜式代碼”。
很快其他議員、智庫、媒體跟進,輿論開始集中攻擊一個群體:中國工程師。
禁令發布時,外界正關注特朗普是否訪華的相關傳聞,兩者時間重疊引發討論。
特朗普的動向,被推上政治舞臺的中央。
這種操作,不是簡單的安全審查,更像是一場“政治預警”。
微軟為何成靶?結構決定命運
從技術角度看,微軟早已不是聯合企業防御基礎設施項目的唯一持有者;但從政治角度看,它卻成了“最合適的靶子”。
微軟的全球化架構,本來是它的優勢,如今卻變成了“漏洞”。
公司在中國設有多個研發中心,大量中國籍工程師深度參與各類項目開發。
國內外協同開發的模式,本是現代企業的常態,但在鷹派眼中這意味著“信息入口不受控”。
尤其是微軟與OpenAI的合作,在AI戰場上的地位愈發突出。
OpenAI的模型,已被美軍用于戰場模擬、智能演訓等領域。
這一環節中,也有少量中國工程師參與基礎算法的測試。
技術上他們不能接觸核心數據,但政治上他們的存在就成了“威脅”。
工程師:一類被標簽化的“隱形人”
過去十年,中國籍工程師一直是美國科技行業的中堅力量。
他們通過H-1B簽證進入波音、洛克希德·馬丁等企業,專注算法、測試、建模等非敏感崗位。
他們解決的是“沒人想碰的問題”,代碼重構、漏洞修補、系統兼容,都是最累最細的活。
可他們的貢獻從未被正眼看待,如今還因一紙禁令下,成了第一波被“清洗”的群體。
中方表態:不是安全,是偏見
面對突如其來的禁令,中國外交部很快回應:“網絡安全問題不應被政治化。”
中方強調,一貫嚴厲打擊任何形式的網絡攻擊,同時指出,將中國工程師與安全威脅掛鉤,既缺乏證據,也不成立邏輯。
說到底這不是一次合理合規的安全審查,而是一場政治炒作。
這場炒作的最大受害者,不是某個國家,不是某個職位,而是一整條產業鏈。
從研發協同、技術輸出到跨國項目執行,全球科技生態的互信基礎正在被一點點侵蝕。
舊劇本重演:從華為到微軟
從2018年起,華為、中興、海康威視接連遭遇制裁,理由永遠是那四個字:“國家安全”。
如今工程師寫了幾行代碼,就能泄密國家機密?這個觀點沒有邏輯性,但在政治博弈的語言系統里,它卻能成立。
禁令的潛在影響:從政治到科技
五角大樓的禁令暗含雙重政治考量,一方面試圖限制特朗普可能的對華外交空間,避免出現 “不受控” 的溝通渠道。
另一方面通過將 “中國工程師” 與 “安全威脅” 強行綁定,為后續更強硬的對華政策鋪墊,同時也能短期滿足鷹派訴求、為相關政客積累選舉政治資本。
這并非單純的安全措施,更帶有重塑科技人才領域政治規則的意圖。
政治建墻,工程斷橋
無論政治動機如何,該禁令已對跨國科技人才流動造成沖擊,而維護全球科技合作的信任基礎,或許是更值得關注的問題。
參考資料:
顧正龍2025-07-21特朗普還未登機訪華,五角大樓突然下達禁令,不許任用中國工程師
免責聲明:本文國際新聞均來自公開信息整理,文中觀點分析僅代表個人,無任何不良引導。因國際局勢動態多變,信息會有時效性差異,本人已盡力核實,如有虛假或存疑部分,請立即聯系進行刪除或修改。如涉及版權和配圖問題,侵刪。請讀者理性判斷,風險自擔。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