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9日,由中國農業大學人文與發展學院、北京律維銀齡研究與服務中心聯合主辦的第二屆農業農村養老法治暨成年人社會監護創新研討會在中國農業大學舉辦。此次會議聚焦農業農村養老法治與成年人社會監護創新的核心議題,百余位代表參會,共同為老齡化背景下的法治保障體系構建與制度創新路徑探索獻智獻策,旨在為養老事業的法治化發展注入新動能。
本次研討會發布了多項重磅成果,為行業發展與政策制定提供了重要參考。由中國農業大學人文與發展學院與北京律維銀齡研究與服務中心聯合發布的《中國成年人監護輿情與現狀分析報告--成年人監護白皮書》,首次披露了成年監護制度在公眾認知中正從“陌生概念”逐漸轉向“現實關切”的數據。
與此同時,在中國社會福利與養老服務協會授權和指導下,北京律維銀齡研究與服務中心牽頭起草《老年人意定監護服務規范》團體標準,這一舉措將推動意定監護服務向標準化、規范化發展,為行業健康成長奠定基礎。
中國社會福利與養老服務協會執行會長徐建中指出,這項工作直擊社會監護“無標準可依、無規范可循”的痛點,為服務流程、權責劃分、風險防范提供了清晰指引,尤其能為農村地區的監護實踐提供可復制的操作框架。
多位專家、學者,深入探討養老服務法治化、監護制度創新等議題,朝陽區法院法官賈辰、北京律維銀齡研究與服務中心副主任陳亞輝等實務專家則從意定監護與司法實踐角度分享了寶貴經驗。
主旨亮點紛呈,形成了"理論創新+實踐突破"的研討特色。與會專家既聚焦《民法典》實施后意定監護的功能矯正,又深入剖析農村養老服務的供給短板;既從中華法系汲取歷史智慧,又結合現代司法實踐提出制度完善建議。特別是針對監護制度異化、農村醫養資源短缺等痛點問題,提出了建立第三方評估機制、發展互助養老組織等創新解決方案。
會中還進行了專題討論環節,該環節呈現出三大亮點:一是實務導向突出,從公證困境到社區實踐,形成了完整的制度落地鏈條;二是創新方案迭出,信托保險與監護制度的跨界融合開辟了新路徑;三是問題意識鮮明,直面養老法治與社會監護的痛點等時代新課題。這些成果將為完善我國養老法治與社會監護體系提供重要參考,推動相關實踐向更高質量邁進。
來源:中國日報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