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A休賽期向來是各路球隊秀操作、拼內功的主戰場,合同談判和交易案板上刀光劍影,這回火箭和籃網的對比就特別有意思,托馬斯想拿大合同,籃網卻死咬不松口,反觀火箭這邊,杰倫?格林續約順風順水,還順帶促進了大交易,怎么看都是一出你方唱罷我登場的現實劇,問題來了,為什么同樣是年輕核心,命運卻差這么多
先說籃網這攤事,托馬斯前腳剛打出點名堂,后腳就想跟管理層談續約,開口就要三千萬年薪,這要是放在幾年前,或許還能搏個高位接盤,可眼下聯盟工資帽漲歸漲,球隊精打細算的勁頭也沒變,籃網這邊很現實,覺得托馬斯雖然能刷分,但防守和團隊屬性都差點意思,真要掏頂薪砸下去,等于給自己套死一圈操作空間,所以兩邊談來談去就是僵住了,托馬斯想拿大錢,籃網想要性價比,僵到最后,托馬斯可能只能咬牙先拿個600萬的資質報價,繼續熬到2026再說
這套操作其實也不難理解,籃網管理層的算盤很清楚,一年觀察期,托馬斯要是能打出場均25+的得分、還能把防守提起來,屆時再給大合同也有底氣,如果打不出來,直接放人也沒啥損失,畢竟現在聯盟里像托馬斯這種屬性的得分手并不稀缺,說白了,籃網想賭一把低成本成長紅利,順便保留后手,球迷嘴上對噴,管理層心里精明著呢
反觀火箭這邊,操作就顯得“人情味多了點,格林雖然季后賽表現拉胯,但常規賽那股拼勁兒,誰都看得見,輕傷不下火線,帶著球隊殺進季后賽,而且關鍵時刻還挺能頂住壓力,這種球員,火箭沒猶豫,直接給了3年1.06億的提前續約合同,等于提前穩住了更衣室和未來核心,格林自己也很上道,在被交易到太陽的過程中,主動放棄了640萬的交易保證金,幫火箭騰出空間,直接助力杜蘭特加盟,球迷看著都得豎個大拇指,這種“互幫互助的操作,在現在的聯盟里其實挺罕見
火箭這波雙贏操作,表面看是錢給到位了,實際上是管理層和球員之間達成了一種默契,球員拼命,管理層愿意回饋,該續約續約,該送走送走,大家都明白彼此的處境,這也是為什么火箭能在陣容升級的同時,保持住隊內氛圍,范弗利特雖然投籃不準,但串聯能力和關鍵球處理依然有價值,火箭愿意和他繼續合作,但范喬丹最后一年高薪確實有點“鎖死空間,最終還是球員自己降薪續約,火箭給兩年合同,既保證了薪資結構,又沒讓功勛老將寒心,細節上見人情,操作上見功力
說回籃網,托馬斯的定位其實挺尷尬,既不像西蒙斯那樣防守大閘,也不像米卡爾?布里奇斯那樣全能型,進攻端能刷分,但要說帶隊能力和季后賽表現,始終差點火候,管理層猶豫也不奇怪,畢竟現在聯盟一堆球隊被高薪合同綁死,籃網可不想重蹈覆轍,這也是現在球迷討論最多的點——到底要不要為潛力買單,還是按實際表現給錢
火箭這邊的思路就更偏向“即戰力+成長空間,杜蘭特來了,年輕球員更有信心,阿門新賽季對和杜蘭特并肩作戰充滿期待,直接在采訪里表態,覺得杜蘭特能為自己創造更多機會,這種積極態度正是年輕球隊需要的氣氛,火箭通過大交易升級陣容,也為年輕人爭取到更多學習和表現的機會,說到底,球隊管理就是要平衡眼下和未來,火箭現在算是找到了自己的節奏
當然,火箭的操作也不是完全沒爭議,范弗利特續約有人質疑,覺得他命中率太低,拖累球隊進攻效率,但這種“瑕不掩瑜的打法,放在一支年輕球隊里,經驗和心態的加持遠大于數據表,火箭管理層知道自己要什么,不會因為一時的輿論就隨便換人,這種穩健心態,正是籃網目前最缺的東西
整體看下來,火箭和籃網的操作風格完全不同,前者注重球員努力和歸屬感,合同給得有理有據,交易也盡量讓各方都滿意,后者則更偏理性和謹慎,寧可少花點錢,也不愿意冒高薪風險,誰對誰錯,不好一刀切,但從目前陣容升級和隊內氛圍來看,火箭確實走在了更穩健的路上
未來兩隊怎么走,還得看年輕球員能不能兌現天賦,管理層能不能持續做出高質量決策,托馬斯如果真能打出巨星表現,籃網到時候就算多花點錢,也值了,火箭這邊只要格林和杜蘭特能形成化學反應,新賽季絕對值得期待,聯盟變天的機會,說不定就在這幾筆關鍵操作里悄悄埋下了伏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