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女籃101比66贏下韓國,拿到亞洲杯季軍,賽后全隊都哭了,老隊員和教練組也沒忍住——這場在深圳主場的勝利,比分很漂亮,但情緒卻很復雜,銅牌掛脖子上,姑娘們卻紅了眼圈,球迷心里多少也有點不是滋味,畢竟,誰都知道,這一屆亞洲杯可能是部分老將最后一次代表中國隊出場,沒能在家門口衛冕,氣氛怎么都輕松不起來。
其實比賽過程真沒啥懸念,韓國女籃這幾年實力下滑比較明顯,場面上中國隊全程壓著打,分差一直在二三十分徘徊,最后直接拉到快四十分,這種級別的比賽,場面能打成這樣,說明中國女籃在亞洲范圍內的統治力還是有的,但問題來了,為什么打亞洲對手能這么順,遇到日本就突然“擺爛,半決賽被日本掀翻,直接無緣決賽,這才是讓人憋屈的點。
說到底,還是新老交替帶來的陣痛,今年這支中國女籃陣容變動很大,很多年輕球員第一次在亞洲杯上挑大梁,這種情況下,磨合期肯定少不了,尤其是面對日本這種小快靈打法,對抗和經驗都還差點意思,主教練宮魯鳴這場季軍戰也沒藏著掖著,直接給了不少年輕人機會,讓她們在主場、在壓力下體驗大賽氛圍,這種“放養其實很現實——沒法靠一茬人打天下,誰都得長大。
楊舒予的表現算是個亮點,數據比以往明顯提升,關鍵是她自己也說,這屆比賽讓她真正感受到團隊信任,成長得很快,她的速度和突破本就是中國隊的強項,亞洲杯期間被主教練反復提及,現場觀眾也能看出來,每次她一快攻,現場氣氛就起來了,但說到底,個人爆發能解決一場比賽,體系短板才是決定能不能走遠的關鍵,這也是中國女籃這幾年的老問題——打亞洲對手靠天賦碾壓,碰上風格獨特、節奏更快的日本,就容易被牽著鼻子走。
老隊員的告別氣氛很重,黃思靜、楊力維、王思雨這些人,過去幾年帶著中國女籃拿下世界杯亞軍、亞運冠軍、亞洲杯冠軍,榮譽一大堆,可競技體育殘酷就殘酷在,誰都擋不住時間,主場觀眾喊著名字,看著她們擁抱、流淚,有點像提前看了一場告別演出,想想也難免失落,畢竟,這群人撐起了女籃的門面,現在要走了,誰來接班,能不能接得住,全靠后面這幫“小朋友自己爭氣。
但也別太悲觀,亞洲杯這種舞臺,本來就是練兵和沖擊的最好機會,年輕球員從失敗里學經驗,總比全靠老將硬扛要健康,楊舒予說得很實在,這支隊伍是全新的體系,遇到挑戰是正常的,人生總得有點難題,不然也沒啥意思,其實這話擱競技體育,擱普通人身上都成立,光順風順水沒意思,重要的是能不能在波折里走出來。
值得點贊的是,深圳這場三四名賽,近一萬三千觀眾冒雨到場,說明女籃的吸引力還在,球迷不是只認成績,更看重拼勁和態度,輸了日本大家遺憾,但看姑娘們場上拼到底、賽后流淚擁抱,誰又能真噴得下去,情緒上火歸上火,真心支持還是大多數人,這一點,和有些別的項目比,女籃的口碑算是穩住了。
當然,現實擺在眼前,亞洲杯三甲之外,接下來怎么看,宮魯鳴和這幫姑娘壓力不小,外界不會給太多耐心,東京奧運、世界杯的高光還在眼前,球迷的期待值被抬高了,誰都不愿意接受“重建期這幾個字,但沒辦法,體育就是這樣,誰都不可能永遠在巔峰,能不能扛過這個坎,后面還得看年輕人的成長速度。
總結一下,這場大勝韓國是個交代,但遠遠沒到可以慶祝的地步,女籃的未來到底能不能穩住,能不能在新老更替里找到新的核心和體系,這才是懸念所在,主場流淚、銅牌在手,這一夜的情緒很真實,也很復雜,熱血有,但更多是冷靜的期待和現實的考驗,接下來的路,全靠她們自己一步一步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