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美國總統(tǒng)特朗普一聲令下,威脅要對巴西商品加征50%的關稅,而巴西總統(tǒng)盧拉則不甘示弱,準備與美方展開一場針鋒相對的博弈。
(巴西總統(tǒng)盧拉)
目前來看,巴西總統(tǒng)盧拉,可不是那種輕言放棄的人,面對特朗普的威脅,他選擇的是“外交解決”,這似乎是一個理智之選。然而,理智之下,盧拉也做好了“對等反制”的準備。
如果美方的關稅如期生效,巴西可是鐵了心要推出自家的反擊措施。盧拉的算盤,不僅公開擺在了桌面上,也藏在了他與美國周旋的策略里。
不過,特朗普似乎并不急于和盧拉直接對話。他的冰冷回應透露出一種拒人千里的感覺:“他現在還不想和盧拉說話。”在這樣的情況下,盧拉也沒有閑著。一場閉門會議中,他向內閣團隊灌輸了一種堅定不屈的信念:美國只尊重那些展現出堅毅立場的談判伙伴,而巴西絕不會在壓力下低頭。
(特朗普)
從歷史來看,美國和巴西的經濟關系并不簡單。2024年,巴西向美國出口404億美元的商品,美國市場上的咖啡和橙汁中,分別有三分之一和超過一半都來自巴西。一個顯而易見的事實是,如果貿易戰(zhàn)打響,美國消費者的生活成本勢必會出現上漲。
巴西方面不僅停留在口頭上的抗議,還制定了實際的談判計劃。目標包括將關稅實施時間推遲60至90天,并努力將稅率從50%降至30%。同時,巴西也希望為咖啡和橙子等主要出口產品爭取到特定配額。可見,盧拉政府不是站在原地硬碰硬,而是借機為本國經濟爭取更長遠的謀略。
很顯然,盧拉在走中方曾經走過的路,即“強硬回應美國的關稅政策”。而目前可以看到的是,還有美國的其他貿易伙伴,也走上了相同的道路,比如歐盟。
(歐盟委員會負責貿易和經濟安全等事務的委員謝夫喬維奇宣布對美反制清單)
目前,歐盟也在為應對特朗普的關稅政策而費盡心思。對于歐盟來說,和美國的貿易關系是一場曖昧又復雜的拉鋸戰(zhàn)。歐盟試圖通過多次談判來達成協(xié)議,但最后往往被無情的關稅拋到風頭浪尖。
新一輪的關稅反制清單已經擬定,這份長達206頁的清單,涵蓋了波音飛機、汽車及其零部件等總價值720億歐元的美國商品。歐盟相信,這些反制措施就像打出了一張重磅牌,有望在貿易博弈中獲取主動權。
然而,內部不和諧的聲音也折射出歐盟面臨的挑戰(zhàn)。成員國們的意見分歧嚴重,有人主張以牙還牙,有人則認為妥協(xié)才是硬道理。法國總統(tǒng)馬克龍呼吁堅定捍衛(wèi)自身利益,而意大利和愛爾蘭則希望通過談判化解危機。這種立場的搖擺,使得歐盟在面對強權美國時,顯得有些躊躇不定。
(法國總統(tǒng)馬克龍)
即便如此,歐盟仍然強調,始終優(yōu)先考慮與美國達成協(xié)議。這其中的權衡利弊令人玩味。在全球政治的棋盤上,一個不小心的誤判,就可能導致全局崩盤。而特朗普此舉更像是在賭一場大風浪,因為他不僅是在考驗其他國家的經濟承受力,也是將自己的政治信譽押在了關稅這張牌上。
同樣值得注意的是,特朗普將關稅問題和與貿易無關的政策掛鉤。這讓各方都開始戰(zhàn)戰(zhàn)兢兢,誰也不敢輕舉妄動。尤其是歐盟,他們在安全和防務上依賴美國,這種依存關系使得他們在反制時,心理負擔沉重。
但是,局勢的發(fā)展并沒有就此止步。丹麥外交大臣拉斯穆森的一句話似乎點出了此次貿易紛爭的要害:“欲求和平,必先備戰(zhàn)。”這句箴言倒是為當前國際貿易的混沌局勢,提供了一個清晰的定位。表面上看,各國都在尋求談判解決,而實際上,都是在為一場可能的經濟戰(zhàn)爭積蓄力量。
(特朗普將面臨美國盟友的反制)
總結一下,特朗普挑起的貿易摩擦,無疑是全球化時代的一次逆行挑戰(zhàn)。這不僅僅是經濟利益的紛爭,更是各國在全球舞臺上重新審視自己定位的契機。巴西和歐盟的案例,看似是單個國家和區(qū)域組織,針對美方的應對,卻也代表著一個大趨勢:當命運的十字路口出現時,如何在夾縫中追求國家和地區(qū)利益的最大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