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臺燈光亮起的時候,朱潔靜覺得傷口疼得鉆心。剛做完最后一次放療才一天,身上還帶著沒拆線的刀口,她就這么瞞著所有人溜出醫院,直奔央視春晚排練場。紗布底下滲著血,可當追光燈打在她身上那一刻,她說:“所有困頓、悲傷、不安,都在舞蹈中一點一點消散了。”記者后來問她:“跳舞真的比命還重要?”她笑了笑,回答得斬釘截鐵:“是,跳舞真的比命重要。”
這是朱潔靜的秘密戰役。就在今年1月18日,這位上海歌舞團的首席舞者剛熬完6次化療和19次放療——整整25次放化療的折磨。副作用沒饒過她:頭發大把脫落,吃什么吐什么,渾身軟得提不起勁。可第二天,她硬是拖著行李箱出現在《幽蘭》排練廳。傷口沒愈合,一動就疼,她卻咬著牙一遍遍練旋轉、跳躍,像一株被狂風摧折又倔強挺立的蘭花。
直到今年7月,她才向公眾坦白這場“暴風雨”的名字:乳腺癌。其實去年就有觀眾發現她突然消失在舞臺,但誰也沒想到會是這么重的病。5月11日上海東方藝術中心那場《朱鹮》,成了她生命中最特別的一次登臺。角逐“梅花獎”的演出中,她跳著跳著淚流滿面:“我從未如此清晰地感受到,自己在用生命跳舞。那一刻,我的生命值了!”
二
“輕舟已過萬重山”——今年5月12日,朱潔靜在微博寫下這句話,配了兩張對比照:一張是病床上虛弱含淚的臉,另一張是舞臺聚光燈下翩然起舞的身影。這個詞條瞬間沖上熱搜,評論區涌進四千多條祝福。她回復粉絲時承諾:“還會舞蹈的,用更愛自己的方式繼續舞蹈。”
嘉興女孩朱潔靜的舞蹈路,是用血汗鋪出來的。6歲進少年宮學舞,9歲從三千多孩子中殺進上海舞蹈學校。16歲畢業進歌舞團,第二年就拿下中國舞蹈最高獎“荷花獎”。24歲成首席,33歲晉升團里最高級別“榮典首席演員”。四登春晚的舞姿驚艷全國:2020年《晨光曲》的溫婉,2021年《朱鹮》的空靈,2023年《碇步橋》的詩意,2025年病中堅持完成的《幽蘭》... 光鮮背后,是無數次帶傷排練的隱忍。
三
乳腺癌這個“粉紅殺手”,專挑優秀女性下手。就在朱潔靜確診前兩個月,演員朱媛媛也因乳腺癌去世,年僅51歲。歌手姚貝娜34歲離世前捐獻了眼角膜;《寂寞在唱歌》的阿桑34歲倒在舞臺;永遠的林黛玉陳曉旭42歲削發出家仍未能戰勝病魔... 這串名單長得讓人心顫。
《自然·醫學》剛發布的數據觸目驚心:2022年全球乳腺癌新發病例230萬,每20名女性就有1人確診。中國年增42萬患者,北上廣深發病率高達60/10萬。更可怕的是發病年齡越來越年輕——我國乳腺癌高發期比歐美早十年,15-39歲年輕患者每年新增超3萬。
四
朱潔靜還算幸運的。乳腺癌早期治愈率超90%,但晚期治療費能壓垮一個家庭:早期手術5-10萬,中晚期綜合治療飆到20-50萬。像赫賽汀這類靶向藥,單支曾賣2萬多;質子重離子放療更燒錢,一個療程36萬且醫保不報。舞者沒有固定工資,全靠演出費,朱潔靜病中堅持上臺,或許也有經濟壓力的考量。
“以后用更愛自己的方式跳,”這是她對粉絲的承諾。7月初《朱鹮》復出演出現場,觀眾發現她的動作少了些銳利,多了分柔韌。社交賬號下擠滿祝福:“看你跳舞就相信生命有光”“健康第一”... 有人拍到謝幕時她撫摸胸前傷口的細微動作,像在安撫曾經的暴風雨。
武夷路一家玻璃工坊里,朱潔靜最近嘗試了玻璃燒制。1300℃烈焰中,堅硬玻璃變得柔軟可塑。“這場病就是我生命里的烈火,”她對《候場》欄目記者說。火焰熄滅后,浴火重生的舞者站在余溫未散的器皿前輕語:“要像火一樣熾熱,像玻璃一樣透明。”
她微博置頂還是《幽蘭》的舞臺照。照片里蘭花于幽谷綻放,配文只有八字:“唯舞為醫,唯藝續命。”
內容和圖片都是從互聯網上收集的,如果有涉及侵權,或者引起大家的不滿,請聯系我,我一定及時刪除,謝謝大家了!
~~~///(^v^)\\\~~~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