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記者 汪瑞華
盤旋、降落、滑翔……
7月20日,入伏第一天,對于安徽省蕪湖市灣沚區花橋鎮的東方飛谷來說,熱的不僅是初伏的氣溫,還有一場熱辣滾燙的接機儀式:用“過水門”之禮迎接首班“村機”。
在花橋鎮,永興村不算大,但名氣不小。
村里不僅建有航空飛行營地,有機場跑道,有停機坪。如今,還有了屬于村集體的飛機,命名為“永興號”。
接機現場合影。人民網記者 汪瑞華攝
當飛機停穩,掛上紅綢,不少上了歲數的村里老人,紛紛圍了上去,從來沒有那么近距離看過飛機,更是欣喜不已。
“雖然是小型飛機,但感覺跟自家辦喜事一樣,非常高興。”站在飛機旁,永興村村民潘開祝嘴角咧到了耳根子,眼睛笑成了一道縫。
村集體出資買飛機,這是永興村發展鄉村旅游,琢磨出的新花樣。
“隨著鄉村振興的全面推進,村里發展集體經濟,確實遇到了瓶頸期。”永興村村“兩委”委員丁慧坦言,借助低空經濟,算是找到了村集體增收的新增長點,聽說買飛機搞旅游,村民們舉雙手贊成。
“永興號”為單發雙座輕型運動飛機,別看身板小,加滿一箱油可續航1200公里。白色機身,裝飾著多條紅色腰線和拉花,印上的“永興號”三個字樣,特別顯眼。
當天上午,還舉行了飛機鑰匙交接儀式和托管運營簽約儀式。根據協議,“永興號”交付后,將委托安徽西航通用航空有限公司進行專業運營,服務于東方飛谷航空飛行營地。
飛機鑰匙交接儀式。人民網記者 汪瑞華攝
小飛機,大能量。
安徽西航通用航空有限公司董事長、東方飛谷創始人王裕正告訴記者,村集體出資購置資產,企業專業托管運營,每年可為村集體保底增收10萬元。效益好的話,還有額外收入分成。
近年來,為壯大村集體經濟,花橋鎮探索了多元化增收渠道。東方飛谷航空飛行營地作為全鎮重點項目,自去年國慶正式運營以來,游客絡繹不絕,逢到周末和節假日,前來“體驗帶飛”的隊伍,排得老長。
“過去偏居一隅的永興村,因為緊挨蕪宣機場,搖身一變成了‘空港新村’。”灣沚區花橋鎮副鎮長黃靜比喻道,買飛機的初衷,就是想為村集體經濟增收出把力。
如今,在東方飛谷航空飛行營地,飛行培訓、科普研學、空中觀光、航空賽事等旅游新場景、新業態層出不窮。截至目前,已累計接待航空研學的中小學生近3萬名,促成周邊100多位村民靈活就業,帶動全鎮旅游營收1500萬元。
從空中體驗到地面消費,飛行營地像一根紐帶,將散落的鄉村文旅資源串成了“金鏈條”。
“目前,飛行營地共有5架飛機,下一步,我們將以‘低空經濟+場景應用’為引擎,持續深化文旅體融合,進一步優化營地配套,引入多元業態,營造全域旅游格局,讓更多游客愿意來、留得住。”黃靜說,隨著低空觀光和短途專線的開通,在村里打“飛的”將成為常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