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近十年臺風登陸次數最多的城市是廣東省湛江市?,共經歷68次臺風登陸。?
根據中央氣象臺統計,1949-2023年間我國臺風登陸次數排名前三的省份為:廣東(202次)、臺灣(128次)、福建(111次)。其中廣東省的雷州半島地區尤其是湛江市成為臺風高頻登陸區域。??湛江市在1949-2023年間共經歷198個臺風中的61次登陸,若按最近十年(2014-2023年)計算,該數據進一步增加至68次。??7月至9月為臺風登陸高峰期,占全年登陸次數的70%以上。??粵西地區因地形和海洋氣流影響,成為臺風主要路徑之一,其中湛江西部沿海的雷州半島尤為突出。??強臺風和超強臺風更傾向于在粵西登陸,如2014年的“威馬遜”臺風達到史上最強登陸強度(72米/秒)。??
2025年7月臺風“韋帕”預計以巔峰強度登陸廣東,進一步印證該區域的高風險性。??
7、8月通常是生成臺風最多的月份,約有70%以上的臺風都是在季風槽里生成的。海溫高、切變小、初始有擾動,是臺風生成的三大條件。季風槽具有典型的低層正渦度氣旋式環流、高層負渦度反氣旋式環流和垂直方向上深厚的暖濕空氣特征,且垂直風切變的零值區恰好橫跨季風槽,有利于使暖濕空氣釋放能量集中在該區域。另外,季風槽內存在著動力不穩定機制,而且其下墊面洋面一般都比較溫暖,熱帶擾動易在季風槽發展為臺風。現在海上活躍的這幾個臺風都出生于季風槽。
廣東受臺風影響最大是因為在6一7月左右,整個東亞的大氣系統位置偏南,無論是副熱帶高壓,還是季風帶來的水汽也是偏南,因此臺風登陸地點往往偏南一些,易登陸低緯地區的沿海省份。在臺風活躍的7到9月,副高基本上都處在我國華南以北的位置,華南處在副高的南側,此時副高周圍的引導氣流很容易把臺風 “引”到華南地區。除副高的位置影響外,廣東漫長的海岸線也是“招惹”臺風的原因之一。廣東具有我國最長的海岸線,在收獲登陸臺風方面具有天然的空間優勢。無論是西北太平洋生成的臺風沿西偏北路徑登陸我國,還是南海生成的土臺風,都非常容易被廣東廣闊的海岸線“擁入懷中”。
臺灣和福建相比地理位置略偏北一些,導致登陸臺風相對較少。廣西因為位置特殊,往往是臺風二次登陸的地點。但是,70年來也有3個臺風首次登陸廣西,這些臺風路徑奇特,不是穿過瓊州海峽,就是繞過北部灣,或者是以算不上臺風的熱帶低壓級別登陸海南(這種強度的登陸信息不列入登陸統計)后,首次登陸廣西。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