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我們通過政策宣導、動態監測、精準服務、嚴格執法,轄區內草原生態環境保護與建設取得了看得見的效果,以前沙漠化、鹽堿化水土流失嚴重的荒漠,慢慢恢復成為生機勃勃綠意盎然的草原,生態環境變美了,村集體和老百姓的錢袋子也鼓起來了。”走在通遼市科左中旗代力吉鎮圍封草原上,代力吉鎮綜合行政執法隊隊長金國峰自豪地介紹著草原的變化。
科左中旗代力吉鎮堅持以黨建引領綠色轉型發展,以“紅色”黨建引領“綠色”生態治理,為鄉村振興綠色轉型注入活力。今年,代力吉鎮黨委充分發揮基層黨支部組織功能,由黨支部書記帶動黨員干部、黨員干部帶動各嘎查村農牧民的策略,在黨支部書記和黨員干部的帶頭作用下,全鎮各嘎查村農牧民被動員起來共同參與圈養養殖模式,草原破壞率降低了40%,有效緩解了草原生態壓力。同時牲畜的出欄周期平均縮短了2個月,養殖收益較傳統放養養殖模式提高了35%。
科左中旗代力吉鎮黨委堅持治理賦能生態修復,構建良性循環模式。堅定不移地執行全年禁牧政策,并積極推動草原圍封保護項目,圍封草原15萬畝,牧草得以迅速恢復,沙化和鹽堿化的草場也得到了顯著改善。在生態治理過程中,代力吉鎮黨委強調“三分建設,七分管理”,并提出了“綜合行政執法隊+黨員干部+電子監控+群眾監管”相結合的“四位一體”管護模式。代力吉鎮綜合行政執法隊常態化地對全鎮進行不定時巡查,年均巡查次數達280余次,同時在重點區域布設電子監控設備,全時間進行監督。
“今年,我們代力吉鎮發放宣傳手冊15000余份、組織面對面活動60余場、公眾號線上廣泛宣傳,覆蓋全鎮各嘎查農牧戶,引導群眾樹立家鄉生態保護的理念,鞏固圍封草原治理的成果。”代力吉鎮宣傳委員王阿榮介紹說。
代力吉鎮黨委始終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堅持保護優先、綠色發展原則,提升科學養畜水平,著力實現草原保護、畜牧業發展、農牧民增收的良性循環。代力吉鎮黨委在推行全年禁牧政策的同時,兼顧經濟狀況,積極為養殖戶申報補貼,建設棚舍、窖池等設施,以確保養殖戶的經濟利益不受損害。
“近年來,我們全鎮圍封了將近15萬畝的草牧場,草牧場圍封成效逐年顯現,秋天打草每畝可收獲羊草10捆,全鎮割草打捆近150萬捆,每捆售價按10元計算,嘎查村集體經濟收入達1500萬元。村集體將草分配給老百姓,每戶最多能分草1000捆,養殖戶不需要從外地大量購進飼草料了,也節省了很大一部分開支。我們來年想繼續擴大這個草牧場的圍封面積,努力實現生態保護和經濟發展的雙贏局面。”代力吉鎮副鎮長關鐵鋼說。(孫博)
來源:科左中旗委組織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