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遼河畔,涌動無限活力;枝繁巢暖,集聚澎湃動能。
今年以來,通遼市繼續堅持“項目為王、招商為要”理念不動搖,深入開展“招商引資質效提升年”行動,把招商引資擺在突出位置優先部署,通過精準施策、持續發力,為全市經濟高質量發展筑牢堅實根基。
截至6月底,全市新簽約千萬元以上招商引資項目300個,簽約額1360.36億元,新開工千萬元以上招商引資項目137個,投資額597.88億元,簽約項目形象開工率45.7%。這組數據生動展現了招商引資成效,為經濟發展注入強勁動能。
高位推動聚合力 招商熱度持續升
招商引資是經濟發展的“源頭活水”,通遼市始終將其作為“一號工程”全力推進。2月6日(正月初九),通遼市委、市政府連續四年以“新春第一會”的方式聚焦招商引資和優化營商環境,在全市范圍內深入開展“招商引資質效提升年”和“營商環境鞏固提升年”行動,強化“市級統籌、部門聯動、旗縣打頭陣、園區當先鋒”工作機制,確保招商引資工作熱度不退、力度不減。
號角吹響,各級領導干部聞令而動。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率先垂范,帶隊下沉一線推進新簽約招商引資項目建設;市政府分管重點項目建設領導堅持定期推進手續辦理和固投應統盡統;市政府分管招商引資領導分別組織旗縣市區分管領導和招商部門,逐個旗縣逐個項目推進入庫納統和資金到位情況,推動到位資金“顆粒歸倉”。各旗縣市區黨政主要負責同志親自掛帥,帶隊外出招商、推動項目手續辦理和開工建設、督導項目納統工作。通過以上率下、層層壓實責任,全市“大抓產業、大抓項目、大抓招商”的氛圍日益濃厚,態勢持續強勁。
鏈引項目強產業 主導集群提質效
招商引資既要“鋪天蓋地”,更要“頂天立地”,關鍵在于緊扣產業定位,實現“延鏈補鏈強鏈”。
通遼構建協同招商體系,圍繞以“鏈”強“產”工作思路,引導全市相關部門組建12個產業鏈招商協調服務專班,督導各旗縣市區圍繞當地主導產業成立66個產業招商專班,合力打造“服務+招引”新模式,為旗縣市區引進項目提供從簽約到落地的全過程服務和保障。截至6月底,全市新簽約九大產業鏈項目175個、占總引進項目數量的58.3%,簽約額999.57億元,占總簽約額的73.5%,產業鏈“韌勁”得到了有力增強。
借助平臺精準發力,依托自治區商務廳及外埠內蒙古(通遼)商協會資源,聚焦通遼市主導產業與綠電資源優勢,在北京、上海、廣州等地精準推介7場次,創新開展“滬蒙服務企業直通車系列活動暨內蒙古通遼市項目對接交流會”等線上推介,與長三角地區十余家企業高效對接,有效提升通遼城市品牌影響力。
同時,通遼市打造園區產業高地,著力完善三大綠色化工園區產業配套,精準對接引進綠色精細化工、綠色生物質化工項目。以通遼市天然堿綜合開發利用新聞發布會成果為契機,奈曼旗大沁他拉地區天然堿采礦權以68億元掛牌成交,吸引央企中鹽堿業集團入駐通遼,并正式啟動天然堿產業園區建設,開啟通遼市又一個千億元級產業集群發展新的里程碑。
全周期服務提速 項目落地見實效
項目落地的“速度”,直接映照著營商環境的“溫度”。通遼以“全周期服務”破解項目落地難題,讓企業不僅“招得來”,更能“落得快”。
在開魯縣內蒙古玉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淀粉綜合深加工二期年產25萬噸賴氨酸項目建設現場,機械轟鳴不斷,一派繁忙景象。“我們借助開魯縣要素成本低、營商環境優、原料供應穩等比較優勢,自2005年創立以來不斷取得創新發展成果。”公司副總經理馬正鵬介紹,2024年建設的年產15萬噸結晶葡萄糖項目已進入試生產階段,今年開工的25萬噸賴氨酸項目正在進行鋼構主體及罐區設備焊接,預計年底完工進行試生產。
項目能夠快速推進,源于“全鏈條”服務支撐。在“項目管家”包聯項目全覆蓋的基礎上,通遼制定《市級領導幫扶包聯旗縣市區招商引資工作機制》,對投資5億元以上、經濟帶動作用顯著的重大項目實施清單化管理,由包聯領導跟蹤推進,加速簽約項目開工與資金到位。鼓勵各地創新推廣“需求收集—分類研判—協同辦理—跟蹤問效”閉環服務機制及工業園區“僵尸企業騰籠換鳥”等模式,有效盤活閑置土地、廠房資源,新建改造標準化廠房15萬平方米,為企業提供“拎包入住”條件,實現項目“零等待”落地。
此外,市投促局建立市屬職業院校與入駐企業雙向對接推進機制,定期組織開展助企用工招聘活動,于5月24日承辦第二屆吉南遼北蒙東六市一體化協同發展招聘會,組織龍馬集團、中暉制藥等6家優質企業面向社會公開招聘,提供崗位需求479個,為招商引資企業提供雙向人才服務。
建強隊伍濃氛圍 比學趕超促招商
專業隊伍是招商工作的“主力軍”,通遼通過“賦能+比拼”,鍛造招商“尖兵”。為全面提升招商干部的專業素養和實戰能力,當地與商務部合作在合肥市舉辦政府投資基金高質量發展與招商困局突破研討班,邀請發達地區客座教授授課;市投促局主要負責同志結合實戰經驗,為市人大、政協、黨校開展專題培訓,累計舉辦“線上+線下”招商引資培訓工作11場次。
同時,通過“招商周訊”的方式,及時向市委、市政府領導報送各地各部門招商引資動態,并向各旗縣市區主要領導反饋,有效激發“比學趕超”工作氛圍。同時,通過“投資通遼”微信號、抖音、小紅書平臺推送招商視頻270余條,在央媒、自治區及市級媒體刊播圖文視頻報道43篇,持續營造全市上下重視招商的濃厚氛圍。
一次次跨越山海的奔赴,一場場互利共贏的簽約……在通遼這片充滿活力的土地上,招商引資引來的“新鮮血液”,正匯聚成推動產業加快發展的強大力量。下一步,通遼市將以更加有力的招商舉措和更加優質的營商環境,不斷拓寬招商引資渠道,提升招商工作質效,確保項目“招得來、落得下、發展好”,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注入不竭動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